【中藥名】丁公藤 dinggongteng
【別名】麻辣子藤、包公藤。
【英文名】Erycibe obtusfolia Benth.
【來源】旋花科植物丁公藤的藤莖。
【植物形態】高大木質藤本。小枝黃綠色,有明顯的棱,無毛。葉互生,淡紅色,革質,橢圓形或倒長卵形,頂端鈍或鈍圓,基部漸狹成楔形,兩面有毛,側脈4~7對,在葉背面微突起,至邊緣以內網結上舉。聚傘花序,集成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花序軸、花序梗被淡褐色柔毛 花萼球形,萼片近圓形,外被淡褐色柔毛,有緣毛,毛不分叉 花冠白色,每一裂片具一近于三角形的外被毛的瓣中帶 雄蕊5枚,不等長,花藥與花絲近等長,花絲之間有鱗片 子房圓柱形,柱頭圓錐狀,貼著子房,兩者近等長。漿果卵狀橢圓形。
【產地分布】生于山谷濕潤密林中或路旁灌叢。分布于廣東、海南、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收,切成段或片,曬干。
【藥材性狀】斜切段或片。外皮灰黃色、灰褐色或淺棕褐色,稍粗糙,有淺溝槽及不規則縱裂紋或龜裂紋。皮孔點狀或疣狀,黃白色。老的栓皮呈薄片剝落。質堅硬,纖維較多,不易折斷。切面橢圓形,黃褐色或淺黃棕色,異型維管束呈花朵狀或塊狀,木質部導管呈點狀。氣微,味淡。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歸胃經、脾經、肝經。
【功效與作用】祛風除濕、消腫止痛。
【使用禁忌】本品有強烈的發汗作用,虛弱者慎用,孕婦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