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湖像一串閃光的珍珠散落在吉林省吉林市西南15千米處,是豐滿水電站截流大壩攔截江水而形成的人工湖。她水域遼闊,湖汊繁多,湖形狹長,長約200千米,最寬處可達10千米,水域面積5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0—40米,湖區總面積4千余平方千米,其中景區面積1千多平方千米。
松花湖風景區以“水曠、林秀、山幽”著稱。松花湖美,美在水曠。百里湖區碧波蕩漾,波光瀲滟,點點白帆點綴其間;湖水清澈,水草搖曳,白魚、鯉魚、鯽魚穿梭、嬉戲于其中;湖畔綠樹蔥蘢,樹影婆娑,山體雄渾,勾勒出了一幅恬靜、柔美的山水畫。
松花湖美,美在山幽。群山環綠水,碧波繞青山,深山幽谷,引人入勝;140種野生動物和160余種經濟植物在這里生息繁衍,春華秋實,為湖區增添了無限生機。
松花湖美,美在林秀。初春,林木吐翠,萬物復蘇;盛夏,綠樹蒼潤,花菲鳥鳴;秋季,層林盡染,落霞飛虹;隆冬,銀裝素裹,玉樹銀花。著名詩人賀敬之在游覽松花湖后,感慨萬千,寫下了“誰明三峽少,林秀西子無。此行傲范蠡,輸我松花湖。”的詩句。1994年6月,江總書記來到這里,欣然題詞:“青山綠水松花湖”。
松花湖不僅自然風光秀麗,而且擁有豐富的冰雪資源,松花湖滑雪期達6個月之久,且風沙小,雪量大,雪質好,無污染。建有松花湖滑雪場、滑冰場、速滑場,是全國性的冬季體育運動中心。在松花湖滑雪場有高達50米的滑雪跳臺,這是我國唯一的大型滑雪跳臺
松花湖景區北起阿哈達摩崖石刻,南至樺樹林子,數百里湖區處在松花江上游斷裂帶上。早期形成的黃花崗巖和新生代火山噴發形成的黑色玄武巖分布在呈珊瑚狀的松花湖兩岸,勾畫出一幅大自然蔚為壯觀的佳作。
松花湖共有五虎島、北天門、石龍壁等9個景區和鰲花臺、棒追峰、將軍崖等18個風景點,這些千姿百態的景觀是松花江洶涌波濤對沿岸山巖數百萬年的磨礪雕琢而成,又被生息在這塊土地上具有豐富想象力的人民冠以形象動人的傳說,給古老而年輕的松花湖增添了美妙的風韻和神奇的色彩。
阿什哈達摩崖石刻
阿什哈達摩崖石刻在松花湖下游東岸的花崗巖上,是懸崖石刻,共兩處。記載著公元15世紀中國明朝政府,在永樂(1420年)、洪熙(1425年)、宣德(1432年)間三次派遼東都司都指揮使劉清率軍在此造船,向黑龍江一帶運兵送餉的史實。
金龜島
金龜島也是湖中一個著名島嶼,面積僅500平方米,離電站大壩不遠,因其形狀似一只大龜鳧于水上、有頭有尾、神態酷肖而得名。島上綠樹滿崖,島中建有一座金山亭,紅柱黃瓦,氣派不凡。蘑菇島在石龍壁下游,不但島形似蘑菇,而且島上林木深處長滿蘑菇,環境清幽,景色殊佳,現在已辟為一個景區。花砬子島在湖的南部,島上怪石林立,松柏挺秀,山色青綠,湖水深碧,美景如畫。故有“胡之驕子”之譽。尤其一到金秋季節,楓葉火紅,層林盡染,襯以藍天、白云、青松、碧水,使大自然更顯得五彩斑斕,絢麗奪目。
豐滿水電站
豐滿水電站建于第二松花江上,松花湖的出口處,是我國最早建立的水電站之一,初建于1937年,1943年第一機組開始發電,發電規模較小,至解放前夕又遭破壞,處于癱瘓狀態。建國后經政府大力修復并加以改建,始成今日規模。
水電站壩高91米,壩長1000多米,使湖水形成67米的落差,飛流直下壩下江中,如白練懸掛,噴珠濺玉,十分壯觀。現有發電能力為55萬千瓦,平均年發電量18.9億度,屬于中型水電站。
參考網址:http://www.jlfq.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