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枝提取物
桑枝 Sang zhi
【類別】莖、枝和樹皮類
【藥材學名】:Ramulus Mori
[植物學名]:Morus alba L.
【英文名】:Mulberry Twig
【來 源】: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
【功 效】:祛風濕,利關節,行水氣。
【主 治】:治風寒濕痹,四肢拘攣,腳氣浮腫,肌體風癢。
【性味歸經】:苦,平。
①《本草圖經》: "平。"
②《綱目》: "苦,平。"
③《醫林纂要》: "甘宰,平。"④《本草再新》: "味清苦,微寒,無毒。""桑頭: 味苦,性寒,無毒。"
入肝經。
①《得配本草》: "入手太陰經。"
②《本草再新》: "入肺、腎二經。"
③ 《本草撮要》: "人手、足太陰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熬膏。外用:煎水熏洗。
【別 名】:桑條(《本草圖經》)
【處方名】:桑枝、桑條、嫩桑枝、炒桑枝、炙桑枝、酒桑枝、酒炒桑枝、老桑枝等
處方中寫桑枝、桑條、嫩桑枝均指生桑枝。為原藥材去雜質切片生用入藥者。
炒桑枝為桑枝片用文火炒至淡黃色晾涼入藥者。
炙桑枝為凈桑枝片拌麥麩用文火炒至深黃色,篩去麩皮,晾涼入藥者。
酒桑枝又稱酒炒桑枝。為桑枝片用酒淋灑,微悶,待吸干,再用文火炒至微黃入藥者。增強祛風通絡之功。
【商品名】:桑枝、桑條,以枝條肥嫩、干燥、斷面呈黃白色者為佳。
【動植物資源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產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河北、四川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