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cnas認證人員資質要求
辦理CNAS實驗室認可、CMA資質,輕松快捷拿證,全國代理、不成功、全額退款。
我們不是全能型的咨詢服務機構,我們只做我們擅長的,我們只專注CNAS、CMA認證。
我們做的不僅僅是體系資料,或者去復制國家相關標準中早已明說的內容來體現自己的專業性。
南京邦道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提供的所有服務是建立對檢測標準以及實驗室流程的高度理解上,結合現有的相關規范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咨詢服務。
歡迎廣大客戶致電南京邦道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來驗證南京邦道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專業性。
以下內容是相關行業標準的節選,內容與標題沒有直接的相關性,只是為了利于搜索引擎的收錄,具體快速辦理CNAS認證、CMA認證項目細節及流程歡迎您和您的技術人員來電咨詢!
沉降觀測的標志,根據不同的建筑結構類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墻(柱)標志、基礎標志和隱蔽式標志(用于賓館等高級建筑物)等型式。各類標志的立尺部位應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顯的突出點。
3.3.2現場檢測
1)建筑物施工階段的觀測,應隨施工進度及時進行。一般建筑,可在基礎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開始觀測,大型、高層建筑,可在基礎墊層或基礎底部完成后開始觀測。觀測次數與間隔時間應視地基與加荷情況而定。民用建筑可每加高1~5層觀測一次;工業建筑可按不同施工階段(如回填基坑、安裝柱子和屋架、砌筑墻體、設備安裝等)分別進行觀測。如建筑物均勻增高,應至少在增加荷載的25%、50%、75%和100%時各測一次。施工過程中如暫時停工,在停工時及重新開工時應各觀測一次。停工期間,可每隔2~3個月觀測一次。
2)建筑物使用階段的觀測次數,應視地基土類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除有特殊要求者外,一般情況下,可在第一年觀測3~4次,第二年觀測2~3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直至穩定為止。觀測期限一般不少于如下規定:砂土地基2年,膨脹土地基3年,粘土地基5年。軟土地基10年。
3)在觀測過程中,如有基礎附近地面荷載突然增減、基礎四周大量積水、長時間連續降雨等情況,均應及時增加觀測次數。當建筑物突然發生大量沉降、不均勻沉降或嚴重裂縫時,應立即進行逐日或幾天一次的連續觀測。
4)沉降是否進入穩定階段,應由沉降量與時間關系曲線判定。對重點觀測和科研觀測工程,若最后三個周期觀測中每周期沉降量不大于倍測量中誤差可認為已進入穩定階段。一般觀測工程,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認為已進入穩定階段,具體取值宜根據各地區地基土的壓縮性確定。
3.3.3資料整理與成果分析
  觀測工作結束后,應提交下列成果
1)沉降觀測成果表;
2)沉降觀測點位分布圖及各周期沉降展開圖;
3)(沉降速度、時間、沉降量)曲線圖;
4)(荷載、時間、沉降量)曲線圖(視需要提交);
5)建筑物等沉降曲線圖(如觀測點數量較少可不提交);
6)沉降觀測分析報告。
3.4建筑場地沉降觀測
3.4.1檢測準備
場地沉降可采用淺埋標志或埋設沉降板進行觀測。淺埋標可采用普通水準標石。沉降板尺寸采用500×500×10mm。按設計要求埋設位置放樣定位,挖一與沉降板尺寸相宜的坑,墊適量沙子,用圓水準氣泡找平以保持沉降桿豎直,回填原土至原地坪。
3.4.2現場檢測
3.5報告內容
  報告內容包括工程概況、工程地質條件、檢測目的及內容、儀器埋設及檢測、檢測數據分析、結論等。
4建(構)筑物水平位移觀測
4.1適用范圍
  特殊性土地區的建筑物地基基礎水平位移觀測、受高層建筑基礎施工影響的建筑物及工程設施水平位移觀測以及擋土墻、大面積堆載等工程中所需的地基土表層向位移的觀測等。
4.2儀器設備
4.2.1儀器為全站儀。
4.2.2儀器操作步驟:詳見全站儀使用說明書。
4.2.3儀器的保養:詳見全站儀使用說明書。
4.3檢測準備
   建筑物上的觀測點,可采用墻上或基礎標志;土體上的觀測點,可采用混凝土標志;地下管線的觀測點,應采用窨井式標志。各種標志的型式及埋設,應根據點位條件和觀測要求設計確定。
   觀測點的位置,對建筑物應選在墻角、柱基及裂縫兩邊等處;地下管線應選在端點、轉角點及必要的中間部位;護坡工程應按待測坡面成排布點。
4.4現場檢測
4.4.1測量方法
1)選用視準線法(包括小角法和活動牌法)測量地面觀測點在特定方向的位移。
邊角測量與基準線法相結合的綜合測量方法。
4.4.2觀測周期
   對于不良地基土地區的觀測,可與一并進行的沉降觀測協調考慮確定;對于受基礎施工影響的有關觀測,應按施工進度的需要確定,可逐日或隔數日觀測一次,直至施工結束。
4.5資料整理與成果分析
   觀測工作結束后,應提交下列成果:
1)水平位移觀測點位布置圖;
2)觀測成果表;
3)水平位移曲線圖;
4)當基礎的水平位移與沉降同時觀測時,可選擇典型剖面,繪制兩者的關系曲線;
5)觀測成果分析資料。
4.6報告內容
   報告內容包括工程概況、工程地質條件、檢測目的及內容、檢測儀器埋設及檢測、檢測數據分析、結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