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阿里影業董事局主席兼CEO俞永福通過內部信的方式宣布,將加速公司戰略聯動安排。
從這封內部信中,可以看出以下幾個核心點:
1、優酷和阿里影業將共同出資成立藝人經紀公司,還要即將開始投資網絡大電影項目。
2、為了加速“一個影業”的發展,原優酷土豆旗下的合一影業團隊整合加入阿里影業。
備受影視圈關注的還是兩家影視公司的整合。事實上,自從阿里巴巴收購優酷之后,合一影業整合進入阿里影業就已經是注定的結局了,遲早的事。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即日起,原合一影業負責人劉開珞將與原阿里影業CEO張強一樣,直接向俞永福匯報。這說明,在整合之后,兩家公司相當于在一定程度上雙品牌獨立運營,暫時并未劃分出各自的角色和分工。
在一家互聯網電影公司的高管看來,合一影業的并入,至少讓阿里影業在電影項目投資方面,多了一些資源和渠道。在電影投資方面,合一影業起步跟早,是經驗豐富的“老兵”。
“不管怎么說,合一影業是能從影片中賺到錢的,但是,阿里影業參與了這么多項目下來,未必能賺到錢。這次把合一并入進來,也體現阿里影業真正做電影的決心。”
但阿里大文娛這次內部整合成效到底有多大,能否能帶來1+1>2的效果?
如果合一影業的發展勢頭比較好,其實可以從大文娛中拆分出來單獨上市。但是,合一影業這幾年發展沒有取得太大突破,更多是利用優土的資源參投了一些電影,沒有找到自己精準的定位和不可取代的優勢,這樣基本上沒有單獨拆分出來的必要。
在上述高管看來:“劉開珞在原合一負責開發、制作、營銷、發行業務,在電影內容領域確實有著豐富的操盤經驗,但這些業務范圍和原阿里影業CEO張強負責的業務有著高度重合,談不上對阿里影業有空白領域的填補;另一方面合一影業從成立至今,基本沒有獨立主控成熟項目或者優質IP。”
所以,阿里大文娛內部的這次整合具體效應還有待觀察。”
一位熟悉情況的內部人士透露,現在還是資源整合階段,先整合內部資源,然后再出門打仗。“未來,阿里影業可能會從港股退市,而阿里大文娛將整體上市,做A股千億市值的公司,這是阿里大文娛的整體思路。”
阿里大文娛強勢整合,關鍵人:俞永福
去年10月31日,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正式啟動籌建,業務組成方包括優酷土豆、UC、阿里影業、阿里音樂、阿里體育、阿里游戲、阿里文學、阿里數字娛樂事業部,俞永福出任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董事長兼CEO。
業內人普遍認為,俞永福多年沖在一線、擁有不同業務公司一把手的職業經歷,已然具備了強大的指揮作戰、高效管理、黏合各部門的能力。
這也難怪阿里大文娛班委、核心成員之一的楊偉東會感慨,俞永福常會在運營的精確性和高效上幫到他。從楊偉東的公開發言和采訪資料中,我們也可以察覺到俞永福作為實權人物發揮的實際作用。
1、為各業務部門合作搭建橋梁、清除障礙
12月21日,在優酷品牌煥新的發布會上,優酷土豆總裁楊偉東舉了一例。
他談到,“像以前,我跟曉鵬,他是UC,我是優酷,說白了,以前大家要有商有量才能一起去做事,這時候還是要找到一個中間的東西,(但)大家如果是一個集團的時候,這時候哪怕一個業務跟一個業務之間完全沒有達到共贏的方案,但是也必須做,可能就是他幫他,為什么?因為這個時候你必須這么做,這樣才能達到集團的最大效力和效益。”
試想一下,當雙方的利益分配沒談攏時,若有“中間人物”俞永福出面處理,事情就好辦多了。
2、為各業務部門直接調配人才
據悉,現在手淘產品負責人直接從阿里調到了優酷。楊偉東曾愉快地表示:“從社會找人還是麻煩,在我們這兒組織直接調配就可以嘛。”
以優酷土豆為例,在它加入阿里生態后:“資金、速度明顯提升了,人才隊伍的優勢和提升是比較快速的。良禽擇木而棲,你自己會去分析,要選擇什么樣的公司、什么樣的生態去發揮自己的能力。”
當時他曾預告今年3月阿里大文娛會整合完畢,至于整合理由:“主要是為了提高集團運轉效率。”
3、將“生態打法”落實到底,讓各個團隊發揮協同效應
據說俞永福常與楊偉東等人開會。“可能一個眼神、幾句話,大家可以達到一個高度的默契。”或許正因如此,楊偉東思路清晰,號稱要用實業心態把“生態打法”落實到位。
一個典型的例子,楊偉東會對要求優酷土豆負責綜藝、直播業務的王平,在具體項目上一定要立足阿里,找到優酷綜藝的協同點、貢獻點和思考點在什么地方。
一定要這樣嗎?楊偉東解釋稱,這正是生態公司和單點公司的區別。“興趣數據和用戶數據要相互結合,兄弟公司可以幫你,你也要借他們去思考生產、變現,還有市場的方向。”
據楊偉東介紹,他們有計劃和阿里影業去想《火星情報局》的電影,和阿里音樂做一些音樂方面的事。
另外,如何將阿里生態后臺開放的數據全部打通,也是俞永福帶領的阿里大文娛集團正在做的事兒。再以客戶為例,“除了投優酷視頻,你還可以把在天貓、在UC、在高德、在阿里音樂等其他合適的場景,只要符合你品牌的需求,我去做推廣,這是最基本的案例。”
如何協同阿里大文娛的各個業務主體,針對一個內容源進行多次消費和多層消化、讓其釋放出更大的經濟效益,目測2017年我們會逐漸看到相關案例。
“進攻性并購”背后,阿里影業得失幾何?
去年,阿里影業公布半年報時,賬面上還留存著百億現金。在接受娛樂資本論的采訪時稱,阿里影業方面表示,將用這筆錢開啟“進攻性并購”。
在阿里影業投資的這批公司名單中不乏和和影業、麥特文化等影視圈知名公司,還有海外公司。
比如,2016年10月,阿里影業投資了斯皮爾伯格的公司AmblinPartners,并約定參與對方每年6-9部電影,以及電視劇、短視頻等多種數字內容的投資、發行;11月,阿里影業戰略投資和和影業,獲得和和影業30%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除了阿里影業本身的投資之外,在外圍通過阿里影業旗下的文娛產業基金投資了一批衛星公司。不久前,阿里影業文化產業基金入股吳奇隆夫婦公司稻草熊影業,持股15%剛剛完成工商變更。
事實上,阿里大文娛把所有的公司分為三環。一環公司是類似阿里影業,優酷這種100%控股的全資子公司;二環公司就是像稻草熊這樣的,占有部分股權,進行緊密合作的公司;三環公司就是跟阿里大文娛有戰略合作的公司。
阿里影業對內容的渴求可見一斑。這次合一影業整合入阿里影業,將進一步提升阿里影業對內容的篩選和運營能力。
合一影業成立于2014年,掌舵人劉開珞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在成為合一影業總裁之前,曾經在小馬奔騰、萬達影視等傳統影視擔任高管,在電影行業具備相當的資源、人脈以及實操經驗。
加上背靠優土大平臺的優勢,合一影業在3年中參與投資和發行的影片將近40部,其中包括《捉妖記》、《匆匆那年》這種票房佳作,還參與了《少年班》等3部影片的發行。
此外,合一影業還做過電影宣發。從開拍前就已介入,制作、廣告植入、發行、宣傳各個環節全面參與。這類項目盤子不算大,但給了合一影業全面的“練兵機會”。
縱觀合一在電影項目上的合作,雖然數量不低,但大多以參投和輔助發行為主,并未主控過成熟IP的項目開發。況且,與大部分互聯網電影公司類似,合一影業在影視資源上很難深入,甚至有點抓襟見肘,而園囿于優酷原本的視頻生態,并不能給合一帶來更多資源支持。
合一影業存在的種種掣肘也是業內人士對本次業務合并帶來的成效保持觀望態度的重要原因。
與樂視影業、騰訊影業相比,阿里影業未來的趨勢是“票務+投資”
在諸多互聯網電影公司中,各家有各家的優劣勢。
樂視影業發展最早,在影片投資制作方面也比較有經驗。《歸來》《爵跡》《盜墓筆記》《長城》《九層妖塔》等,在往年的重要檔期都可以看到樂視影業投資和發行的影片。但樂視影業始終沒有打通票務平臺,旗下也沒有自己的影院。
去年騰訊影業召開917發布會,在不到1年的時間里,騰訊影業已經建立起自己的宣發團隊,另一方面,這個宣發團隊并不排斥外來合作。在去年上映的《少年》這部影片中,騰訊不僅是主投主控方,而且還是主要宣發方,和光線傳媒做聯合發行。
更重要的是,在過去的這段時間里,騰訊影業旗下的三大工作室,已經梳理出一整套電影制片人和創作者去推進項目的體系和機制,并逐漸沿著各自的方向形成各自的氣候,并且在自有IP的開發上,已經拿出了不錯的片單。
相比而言,阿里影業在線上發行方面,比樂視影業、騰訊影業的產業鏈更加完善。阿里影業旗下的淘票票目前正在加入在線票務第一陣營。在《決戰食神》、《一條狗的使命》等幾部影片中,淘票票在電影發行方面的優勢和能力已經逐漸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