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純粉/提取物/濃縮粉
類別:清熱藥
拼音:MUDANPI
拉丁:CortexMoutan
別名:牡丹根皮、丹皮、丹根
藥用部位:根皮
藥材性狀:本品呈筒狀或半筒狀,有縱剖開的裂縫,略向內卷曲或張開,長5~20cm,直徑0.5~1.2cm,厚0.1~0.4cm。外表面灰褐色或黃褐色,有多數橫長皮孔及細根痕,栓皮脫落處粉紅色。內表面淡灰黃色或淺棕色,有明顯的細縱紋,常見發亮的結晶。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較平坦,淡粉紅色,粉性。氣芳香,味微苦而澀。
栽培要點:喜溫暖濕潤的氣候,耐旱、耐寒、怕高溫。宜選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粘土或鹽堿地不宜種植。忌連作,用種子、分株或嫁接繁殖。
產地:安徽、山東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根部。除去須根及莖基,趁鮮抽出木心,曬干,稱為“原丹皮”;若先刮去外皮,再抽取木心,曬干者稱為“刮丹皮”。
地道沿革: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名醫別錄》云:“牡丹生巴郡山谷及漢中。”《本草經集注》云:“今東間亦有,色赤者為好。”《本草圖經》云:“今丹、延、青、越、滁、和州山中皆有之。”《本草衍義》云:“惟山中單葉花紅者根皮入藥為佳。”《本草品匯精要》云:“巴蜀、劍南、合州、宣州者并良。”《本草綱目》云:“牡丹以色丹者為上,雖結子而根上生苗,故謂之牡丹。唐人謂之木芍藥,以其花似芍藥,而宿干似木也。”現今仍以安徽銅陵產鳳丹皮質量最好,產量最大。
性味歸經:微寒;苦、辛;歸心、肝、腎經
功能:清熱涼血,活血。用于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g;或入丸、散。
禁忌:血虛、寒證、孕婦及月經過多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