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精益生產是目前公認的完美的生產模式之一,其目標旨在消除浪費和提高過程的速度,它關注識別沒有價值的步驟和延遲的原因,而六西格瑪是目前很多企業努力追求的目標,它旨在改進客戶關鍵質量要求(CTQ) 的績效,應用DMAIC (定義,測量,分析,改進和分析) 和全面質量管理(TQM)方法論來消除變異。
精益的速度能夠達到六西格瑪質量水平(實驗/學習的快速循環),六西格瑪質量水平能夠加快精益速度(較少的缺陷意味著較少的返工時間)。因此,精益六西格瑪是兩種商業經營改進模式的完美結合。
【課程對象】
企業中高層管理及技術人員(生產、品質、工程部工程師,主管,經理及技術人員)
【培訓收益】
1、全面建立精益六西格瑪的思維模式
2、系統全面的了解六西格瑪DMAIC方法論以及精益生產的原則
3、理解并能靈活運用相關流程分析工具:DOE、SPC、MSA、FMEA、QFD、KAIZEN、IE等
4、能在六西格瑪改進項目中識別及應用正確的工具完成改善項目
【培訓模式】
注重實用,實戰!理論講解-;實用案例分析;分組現場演練;專家現場點評;現場互動討論。
【培訓時間】2天
【課程內容】
第一部分:精益六西格瑪完美結合
精益六西格瑪概述
精益為何與六西格瑪結合
精益生產的概念、戰略及實施
六西格瑪的概念、戰略及實施
第二部分:精益生產
精益思維、精益原則
7大浪費
精益生產基本工具介紹
1、IE
2、KAIZEN
3、目視化
4、SMED
5、TPM
第三部分:六西格瑪
Define——六西格瑪定義階段:發現、確認問題
如何啟動和界定一個6 SIGMA項目
1、項目小組——-如何組建項目團隊?
2、項目來源——-什么是項目,項目從哪里來?
3、項目選擇標準——-如何評選合適的六西格瑪項目?
4、制作項目計劃
5、實例:某企業推行六西格瑪項目案例分享
劣質成本分析(企業成本的種類與構成)
1、質量損失函數
2、品質成本與利潤的關系
3、預防成本、鑒定成本、缺陷成本
4、能力值與品質成本的對應關系
5、統計學的基本原理與專業術語介紹
Measure——六西格瑪測量階段:現狀測量
潛在失效模式及效果分析(FMEA)
1、FMEA的定義與用途
2、FMEA的產生背景與類型
3、風險優先數
4、FMEA制作的八個步驟
5、實例:FMEA案例制作練習及講解
MSA測量系統分析:確保所收集數據的真實性           
1、測量誤差的組成
2、測量系統分析的目的與步驟
3、連續數據測量系統分析
4、離散數據測量系統分析
5、破壞性試驗數據測量系統分析
6、實例:測量系統分析案例講解與練習
CPK過程能力分析
1、過程變異與過程能力
2、過程能力指數
3、短期能力和長期能力
4、非正態分布數據的過程能力
5、實例:過程能力分析案例講解與練習
Analyze——六西格瑪分析階段:查找關鍵原因
多變量分析技術
置信區間與假設檢驗                         
Improve——六西格瑪改善階段:改善關健原因,優化相關參數
實驗設計介紹
1、什么是試驗設計
2、試驗因素及水平
3、試驗類別及選擇
4、試驗結果分析
5、方差分析
第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