琮是中國古代典籍中記述的一種玉質禮器。《周禮·大宗伯》曰:“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
 雖然玉琮之器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即有出土,但多流失玉海外,因此對它的面貌、時代、內涵等問題一直沒有給予足夠的認識。清末吳大徵曾用《周禮》、《說文》為琮定名,并指出琮為周漢時期的器物。因此解放前一些古玩商賈以及博物館、收藏家、大部分將比較原始古老的玉琮視為三代之物,還有的認為是漢代仿古。
 《周禮·春官·大宗伯》中說,“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并解釋為:“琮八方象地者,天圓以對地方。地有四方,是八方也。”這句話明確地闡明了玉琮是祭祀天地的禮器。
  
 而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只有達官貴人才擁有正式的祭祀活動,所以玉琮在古代還是一種權利、身份、財富的象征。
 玉琮內圓外方,是天圓地方的象征。玉琮體中心上下穿透的圓孔,當為通天地之通道。所以,在歷史先民的心中,玉琮與天地陰陽有關,是通天神器,因此對其崇拜至極。
 有的古代巫師,還常常用玉琮、石琮(當然都是劣質的),或被燒過的玉琮,來鎮墓壓邪、斂尸防腐、避兇驅鬼,這也加深了玉琮趨吉避兇的文化內涵。
 琮的基本形態為一內呈圓管狀中通的方柱體,圓管兩頭突起于方廓,被稱作“射”。有的方廓角棱明確,有的為圓角;有的柱體低矮單節,有的高而分若干節;有的角部雕有紋飾,有的通體素面。有一種被稱為“圓筒式”的琮,沒有方廓,只在圓筒周圍臨稱地凸雕出四塊長方形飾片。這種琮多數較低,可視為方柱琮的變體或簡化,可能是制作時受到玉材形體限制的變通做法。有的學者把這種純為圓筒狀的玉石器稱之為“鐲形琮”。這類器物有的高度可觀,顯然不是“鐲”;有的兩頭徑不等大,呈馬蹄狀,可能是具護衛性能的臂筒。它們不宜歸屬于琮類。
 
 玉琮在歷史上作為一種極富地方色彩的玉器,它流行于蘇南、浙北、蘇北、上海等地的良渚文化中,并且是良渚文化中蕞具特征的玉器,不僅形體蕞大,也是出土較多的玉器品種。
 幾千年歲月風云流變,玉琮的雕刻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比如早期紋飾多為獸面紋,中期為神人獸面復合紋組成的“神徽”,晚期簡化為人面紋。而歷史發展到今天,早已沒有了當初那么多條條框框的限制,在創作形式上更加隨性自由。
 但不管玉琮的紋飾、形制如何演變,它大氣簡潔、低調內斂的形象永遠深入人心,就像一位高貴文雅的紳士一樣,有著賞心悅目的視覺沖擊力。再加上其富貴身份、趨吉避兇等文化內涵的加持,所以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
 五千多年的時光沖淡了歷史的滾滾煙塵,沖不淡的,是玉琮像一株嬌妍的蓮花,靜靜地綻開在人們的心中,散發著溫暖紅塵的氣息……
  良渚文化玉琮因其具有細膩絕倫的紋飾和主要的歷史價值,以及重大的藝術魅力,自古就被嗜玉者所追捧。宋代的一些影青瓷就模擬良渚玉琮的造型。清代的乾隆天子就嗜玉成癮,他對良渚玉琮更是情有獨鐘。他曾在良渚玉琮上寫道:“出幽辭子午,成器想石監石儲。環寶漢京重,廉貞君子如。硯頭沾墨雨,世外閱仙魚。幾陪清供,興懷靜賞余。”
細膩的良渚玉琮反映了絢爛光耀悠久的歷史文化,它必將會引發人們進一步去研究、探討,破譯良渚時期的謎團。
  
 近幾年良渚文化玉琮拍賣成交記錄:
 
藏品名稱:良渚文化青玉獸面紋玉琮
估價萬——-成交價:RMB320.00萬
 
藏品名稱:良渚文化玉雕獸面紋冠形器
估價萬——-成交價:HKD82.80萬
 
藏品名稱:良渚文化青玉獸面琮
估價萬——-成交價:HKD萬
 
藏品名稱:良渚文化玉鉞
估價萬——-成交價:RMB302.40萬
 
藏品名稱:良渚文化玉鉞
估價萬——-成交價:RMB302.40萬
 
藏品名稱:良渚文化玉琮
估價萬——-成交價:HKD137.50萬
 
藏品名稱:良渚文化晚期約公元前年玉神...
估價萬——-成交價:HKD370.00萬
 
藏品名稱: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黃玉獸面
估價萬——-成交價:HKD168.00萬
 
藏品名稱:良渚文化玉琮
估價萬——-成交價:HKD137.50萬
 
藏品名稱: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玉琮
估價萬——-成交價:HKD209.00萬
 
如果您有同類藏品良渚文化玉琮  
請聯絡廈門伯得富展覽服務有限公司資深古玩經紀人:黃經理(豐厚古玩運作經歷)
文物判定專家的鼎力支持,國內外高端客戶的雄厚實力確保。
  聚全球華商財力,定向委托搜全國資深藏家寶藏。
  媒體宣揚和網絡展拍結合,創造全部立體的宣揚陣型。
  建立業界規劃較大特征明顯的拍賣廣場,成果鉆石級藝術品交易平臺。
   
 
  我國藝術品工作金牌經紀人:黃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