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9月05日訊 今年2月,浙江海洋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海洋經濟面臨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臺州市中心鎮的桃渚也開始以新的視角,謀劃海洋經濟發展藍圖,千百年來靠海而居的桃渚人民,正在悄悄地改變著“靠海吃海”的方式。
濱海旅游生機勃發
作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桃渚發展旅游業得天獨厚。
如今,在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中,桃渚旅游已被列入桃渚-臺州濱海-大陳島旅游精品線路建設。臺州市“十二五海洋經濟發展重大建設項目規劃”中,桃渚旅游景區開發項目、臨海海上旅游項目等,也被列入海洋經濟重點推進項目。
面對新機遇,桃渚旅游正在醞釀著新變化。桃江十三渚景區基本完成政策處理,廣場、景區道路等設施正在加快建設;龍灣海濱公園景區二期開發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評審;桃渚軍事古城、玉臺山峰林、臨海大火山……,正在研究進一步開發。
今年,桃渚鎮黨委、政府確定了全鎮20個重點建設項目,每個項目幾乎都與旅游有關。他們的目標是,通過這些項目把桃渚打造成集生態、觀光、休閑度假、體育游樂為一體的現代綜合海洋旅游經濟區。
傳統漁業完美轉型
位于桃渚洞港的浙江宏野海產品有限公司,是桃渚漁業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最好例證。
2009年,公司進行了南美白對蝦高密度試養,平均單茬畝產1750公斤,畝產值6.28萬元,畝效益2.8萬元,較傳統養殖分別增長58%左右。
桃渚海域面積600多平方公里,海岸線30公里,灘涂1.5萬多畝,如何利用現代高新技術,推動傳統漁業向現代漁業轉型,一直是桃渚鎮黨委、政府在苦苦探索的課題。
今年,以“宏野”為龍頭,桃渚鎮啟動了洞港區塊現代漁業主導產業示范園區建設,總投入5000萬元,計劃2013年建成。“在政府的引導下,如今在桃渚,越來越多的漁民依靠科技手段,開展設施漁業養殖。”桃渚鎮副鎮長潘江說,眼下,生態化、工廠化、標準化、科技化的設施漁業,已成為桃渚鎮推行都市型水產養殖業的方向。
據潘江介紹,目前該鎮1300多畝廢鹽灘,已完成對外招租工作,年內將啟動養殖池和主道路建設,完成水產品深加工設施建設。
打造臨港產業配套平臺
紅腳巖漁港小港池,100多艘漁船一字排開,停泊在岸堤。2009年7月,小港池建成并投入使用,結束了臨海漁船無避風港、無后方基地的歷史。
作為臨海市大陸岸線唯一的漁港,紅腳巖漁港擴建之初便定位為具安全避風、魚貨及漁用物資裝卸、冷凍倉儲、市場交易、水產品加工、漁船維護維修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國家一級標準的新型漁港。根據規劃,未來這里將打造成工業區,新興海洋產業區、生活居住區,濱海旅游產業帶。
有了配套平臺,桃渚依托海岸資源,努力對接臨港產業——
瞄準頭門港臨港工業園區勞動密集型企業,主動承接其產業的梯度轉移,發展與之上下游產業配套的產業;完善道口工業園區基礎設施,規劃建設74省道與紅腳巖漁港之間的工業園區,培育現代物流、能源、電子等新興產業。
來源:臺州日報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