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9月29日訊 有民間資本“晴雨表”之稱的溫州,正經歷著一場罕見的民間金融“風暴潮”。眼下,這場“風暴潮”,似乎沒有平息的跡象,反而隨著一份《近期溫州老板跑路清單》帖子的傳開,而愈演愈烈。
在“滿城食利”背景之下,在接二連三曝出企業主“落跑”的亂局下,在眾人猜測民間高息借貸會否“崩盤”的疑惑下,溫州有關部門應對民間金融問題的“組合拳”,終于在關鍵時刻亮了出來。
接連“跑路”
溫州企業老板“跑路”的消息,似乎從今年4月份以來,就開始頻繁地出現在各大媒體上。
根據現有已經被證實的“跑路”消息:江南皮革董事長黃鶴逃往國外,波特曼咖啡老板嚴勤為、天石電子老板葉建樂等出走,百樂家電女老板鄭珠菊攜款潛逃被警方追捕歸案。
進入9月,“跑路”更有集中爆發之勢。
依照浙江在線的報道,據當地政府有關負責人透露,僅9月22日一天,溫州就有九個老板“走佬”。溫州市政府相關人士說,僅一天,溫州就有九個老板“跑路”。
而《廣州日報》相關新聞報道顯示,“走佬”事件中尤為戲劇的是溫州奧米流體設備有限公司。中秋節時,老板將公司近300名員工集體送去度假,兩天一夜里搶搬自己公司的設備,等員工度假回來后,公司空了,老板也不見了。
當眼花繚亂的“出逃”消息一次又一次地刺激了當地人的神經時,最近,溫州當地最熱門的論壇“七零三”中出現了一份“溫州大老板勝利大逃亡名單”,一時,在民間掀起關于高利貸討論的狂潮。
這份未被完全證實的“逃亡名單”,名單冗長,列舉了今年4月以來“跑路”的溫州企業主。
“‘跑路’的企業主幾乎都參與了民間借貸,不是借貸就是參與放貸。”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說,他們幾乎都已放棄實業,或兼辦擔保公司,或專門放貸,“銀根緊縮,實業利潤又薄,資金周轉出現問題,只能選擇‘跑路’。”
當面對著接二連三的“跑路”消息,眾人開始猜疑:溫州怎么了?
各方“探因”
據《人民日報》報道,中國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的調查表明,有89%的溫州家庭(或個人)和56.67%的企業參與了民間借貸,當地民間借貸容量達到560億元。據當地人透露,溫州個別民間借貸的月息已達2角,轉化為年利率高達240%!
溫州的民間借貸有著濃郁的“人情”特色。溫州的企業,大多是從家庭作坊開辦,企業主之間很多是親屬、聯姻或好友等關系,所以大家從事借貸時,習慣于采取“人情保”的方式。很多時候只憑借彼此情面,而沒有真正依據企業經營狀況等“硬杠杠”。
“人情保”從“一對一”發展到“一對多”,紛雜交錯成了網狀關系。
周德文在接受《今日早報》采訪時表示,目前溫州民間借貸利率已經超過歷史最高值,年化利率高達180%,而大多數中小企業的年毛利潤率不會超過10%。在暴利的誘惑下,有相當多的企業抽出生產資金,投向民間借貸。
溫州當地的經濟學者馬津龍所言,溫州多家企業斷資金鏈,并不一定就是企業本身問題,而是因為將資金借貸給了親戚朋友,或者替親戚朋友的借貸作擔保,當對方無力還貸導致資金鏈斷裂時,也就連帶影響這些企業,出現連鎖反應。
政府該“出手”了
眼看著一個又一個民企老板因資金鏈斷裂而“跑路”,溫州各級政府也開始坐不住了。
據《錢江晚報》報道,9月25日,浙江省副省長、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主持召開了一場座談會,話題惹人關注:當前經濟金融形勢和民間借貸風險。
座談會的背景顯而易見。“面對當前經濟金融形勢,我們一定要清醒、堅定、有作為。政府該出手時就要出手,出手的目的在于規范引導,促進經濟轉型發展。”會上,陳德榮說得相當明確。
溫州市委、市政府和各縣(市、區)將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和專門工作組,在企業幫扶、民企融資協調、打擊黑惡勢力和倒閉企業善后處置等方面,加強工作力度,出臺政策措施。
參加座談會的溫州金融辦相關負責人也透露,具體政策措施已著手制定,將會陸續出臺。
除了“軟政策”,還有“硬手段”。溫州市公安局、檢察院、法院,聯合發布一則通告,要求嚴厲打擊暴力討債等違法犯罪行為,依法維護企業正常生產和金融秩序穩定。
如果說,這份通告是一劑“猛藥”,那么同樣也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另外一個會,則是送給廣大企業主的一顆“定心丸”。
當天下午,溫州銀監分局和溫州市金融辦一起,召集包括四大銀行在內的全市各家銀行主要負責人開會,希望各家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溫州銀監分局負責人會上談及,銀行要保持信貸投放平穩增長,還要減輕企業負擔,“對于出現暫時流動性困難的企業,不能簡單停貸或收貸,應通過加強管理、貸款重組等適當方式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