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機電產品為例,人民幣每升值一個百分點,整個行業銷售利潤率就下降2%至4%
自2005年7月21日,新一輪人民幣匯制改革啟動以來,人民幣一直處于升值狀態。
10月25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布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顯示,1美元對6.3425元人民幣,再創匯改以來新高。按此計算,6年多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累計達近30%。最近,美國參議院又通過了旨在逼迫人民幣加速升值的《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
面對人民幣不斷升值的強烈預期,外貿依存度較高的臺州企業受到了什么影響?他們是如何應對的?
出口企業利潤每天在“縮水”
人民幣匯率持續走高,觸痛了出口企業的敏感神經。
“現在可以說,我們公司的出口利潤每天都在‘縮水’。如果交貨期、結賬期再延遲的話,利潤將進一步減少。”提及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連創新高的人民幣匯率,臺州聯君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顯天一臉無奈。
陸顯天告訴記者,他們公司是做機電生意的,產品主要銷往歐美地區。今年以來,國內原材料、勞動力成本等迅速上升,再加上人民幣一再升值,致使企業壓力倍增。
以一筆50萬美元的外貿訂單為例,如果簽合同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6.5∶1,4個月后匯率升至6.3∶1的話,那么結賬時就要少收10萬元人民幣。
陸顯天說,以前他們會為接到大訂單而感到高興,現在卻不同了,反而喜歡接小訂單——有時接的越大,到時利潤便越少。眼下,他最擔心的是,人民幣會加速升值,出口企業之路將舉步維艱。
陸顯天們的擔憂并非多余。據市商務局一項調查顯示,人民幣兌美元持續升值,已嚴重壓縮了我市機電產品、鞋類、閥門等出口企業的利潤,致使當地出口產品的低價競爭優勢逐漸喪失。以機電產品為例,人民幣每升值一個百分點,整個行業銷售利潤率就下降2%至4%。
“以進補出”挽回短期損失
不過,面對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困境,我市企業并沒有閑著。
“我們就采取了最直接的方式——提價。”臺州星耀模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同波說。匯改之初,他們沒有經驗,一筆穩賺100多萬美元的生意,經常最后只賺90多萬美元。但經過一段時間摸索后,覺得直接提高出口產品售價,不失為化解匯率波動風險的一個有效“招數”。
眼下,他與外商談生意時,還盡量讓對方使用人民幣結算。“這樣一來,我們不僅減少了匯兌成本,而且把人民幣升值預期成本轉嫁到對方身上。”張同波說。之所以采取這種方式,是因為他們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有較強的議價能力。
然而,采訪中記者碰到的較多企業則是采取“以進補出”的策略,即以進口原材料、先進高端機器設備等來彌補出口產品帶來的短期損失。
“現在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逐漸走強,美元出現疲軟態勢,這對進口是一大利好消息。”臺州遠洲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功量表示。由于近期出口產品利潤萎縮,不少企業紛紛轉而以進口來“止損”,今年以來,他們公司代理的進口額就首次超過了出口額。
據臺州海關統計,今年前8月,全市共進口21.56億美元,同比增長8.61%,出口112億美元,同比增長23.8%,進出口增幅進一步縮小。
借用多種避險方法為上策
顯然,人民幣升值是一把“雙刃劍”——對出口企業來說,利潤減少;對進口企業而言,成本降低。那么,在此背景下,臺州企業如何才能在競爭中實現收匯保值增值呢?
“借用多種避險工具應是當下企業必須做的‘功課’,也是上策。”中國銀行臺州分行國際結算部主任王靜分析,目前人民幣快速升值,既有西方國家施壓的因素,也有國內外匯儲備增加、經濟快速增長等原因。
但從長期來看,適當的升值也是必然的,有好處的——有助于緩解國內通脹壓力,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等。王靜說,當前歐債、美債危機還處于蔓延期,臺州進出口產品又以這些地方為主,所以綜合運用多種匯率避險工具顯得尤為重要,像遠期或擇期外匯買賣、信用保險、外匯期權等,都是不錯的金融風險規避手段。
以“遠期結售匯”為例,其可以鎖定未來收匯的匯率,避免因匯率波動造成匯兌損失。譬如,一家企業在今年5月30日簽訂一筆100萬美元的出口合同,同時辦理了5個月的遠期結匯業務(成交匯率為6.50)。那么,10月30日該公司辦理交割手續時,若當天即期結匯價為6.3825,即可挽回117500元人民幣的匯率損失。
對此,市商務局有關人士建議,相關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提高產品議價能力,并開辟東盟、南美、中東等新興市場,也是當務之急。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