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吉安市長蹲點調研
又是一個山核桃豐收年,46萬畝山核桃林出產山核桃1.3萬噸,產值達到了25億元,廣大產區林農喜氣洋洋,許多加工企業開足馬力……面對大好的形勢,10月下旬,市委副書記、市長卞吉安先后來到龍崗、清涼峰、島石等地,蹲點調研如何不斷發展壯大山核桃產業,如何轉型升級提升山核桃產業,如何讓山核桃這棵“搖錢樹”成長為“致富樹”、“民生樹”。
爬山頭,
關注山核桃種植與采收
島石鎮新二村是省級林業開發示范村,也是山核桃產出大村。10月18日,卞吉安來到新二村桐塢自然村,穿澗溪,繞密林,上山視察山核桃樹種植和山林水土保持情況。采打后的山核桃林·顯得格外靜謐,林地里也收拾得很干凈,但樹高枝細的現狀讓大家感到一絲沉重:由于片面追求植株的密度,山核桃樹在生長時不得不向高空發展,枝干細長不結實,采打時極易折斷。但讓大家高興的是,當地干部和村民已經有了較高的水保意識,自上而下籌集資金,在新規劃的2000多畝林地里,挖埋了大小不一500多個水泥蓄水池,并用塑料水管連接,既可在雨季囤積大量雨水,避免雨水對地表的沖擊,又可在旱季澆灌樹林,抗旱防澇保豐收。
卞吉安還來到閣川自然村,了解該村在山核桃采收期間采用的自然落果法,對這項創新給與了充分肯定。今年該村有95戶林農、2000多畝山核桃林采用此法采收山核桃,極大地緩解了采打安全和雇工問題,并且采用此法采摘的山核桃籽粒飽滿,品質更好。該村林道建設基本實現硬化,“爬山虎”等小型機械可以上山直達作業林地。同時,閣川自然村的山核桃林地比其他產區的林地更顯得綠意盎然,原來該村山核桃林地基本實現了“綠色過冬”,在林地種植黑麥草、花草,既能保證足夠的有機肥料,又可以保持水土,還營造了郁郁蔥蔥的綠色世界,可謂一舉多得。
走企業,
關注山核桃加工與銷售
隨著山核桃采收的結束,我市西部地區的眾多加工企業從9月中旬就開始收購、炒制山核桃。新的《食品安全法》出臺后,對加工、炒制類行業與產品的規范要求更為精細更為嚴格。如何確保山核桃加工的食品安全,市領導一直牽掛在心頭。
臨安桃源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是以生產山核桃系列、筍干系列等特產的食品企業,是臨安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產品出口澳大利亞和西班牙,被浙江中宇航空公司定為航空配餐食品。卞吉安參觀了生產車間,整潔的生產環境讓參觀者贊許不已。在得知今年的山核桃收購價格較往年有大幅提高后,卞吉安對企業負責人語重心長地說,成本增加了,利潤的空間必然會受到擠壓,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頭腦,決不能干出以次充好的事,自毀品牌。我們的品牌來之不易。可以從開發新產品、延長產業鏈上做文章,拓展利潤空間。當企業反映已開發了數項新產品,其中的一款核桃仁燕麥餅干市場反映不錯時,卞吉安鼓勵企業進一步做深產品開發文章。
杭州東升綠色食品有限公司去年新上了一套山核桃油萃取設備,今年打算在這一新領域“折騰”一番。卞吉安對東升的新動作很感興趣。當發現東升公司在其產品的外包裝上清晰地標明了山核桃的有效成分和含量時,他贊許說,一家企業能夠關心自己的產品,能夠做到一絲不茍,這是用心的表現。從產品的成分來看,山核桃不僅僅是一種休閑食品,更是一種健康食品。其富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和鉀鈉鎂等成分,是人體健康必需的營養。山核桃產業的發展,也應該要有這樣的理念和思路,走出固有的窠臼,闖出新天地。
在龍崗鎮的康太炒貨食品廠,其主打產品“團圓人”牌山核桃仁,因創意獨特、口味純正、營養保持充分,產品打進了北京,價格更是賣到了每顆3元。卞吉安在得知山核桃產品“打過長江去”后,一直微笑的他發出了朗朗笑聲,他說,山核桃產品是一種健康食品。以前之所以銷售范圍局限于長江三角洲一帶,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看“死”了,沒有主動去江北做宣傳。產品的自身質量固然是首位,但積極的“吆喝”也不可忽視。山核桃產業發展到現在,除了要宣傳產品的質量和口味外,更要宣傳山核桃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
山核桃產業要發展,有一個瓶頸必須要予以解決,就是蒲殼污染的問題。
在清涼峰鎮,臨安杭之寶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正在擴建廠區,整個建設工地熱火朝天。卞吉安今年已經是第二次來企業視察了。在聽取了企業關于生產和建設情況匯報后,卞吉安強調,企業要創建自身品牌,同時要做好環保工作。
位于龍崗鎮的中國堅果炒貨食品城,是我市發展壯大山核桃產業和其他炒貨類產業的重要平臺。目前污水處理廠建設已進入攻堅階段,設計能力為每天處理污水3000噸。卞吉安踏著泥濘,實地查看了施工現場,要求業主單位和施工隊伍嚴把質量,加快進度,確保食品城建設的保障功能。
浙江虹越花卉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加工山核桃蒲殼的企業。卞吉安參觀調研了企業生產情況,對企業利用蒲殼開發出園藝栽培介質和園林覆蓋物,很受市場的歡迎,產品還出口國外,從而解決了當地環境污染問題的創新給予了充分肯定,對該加工項目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表示了高度贊許,希望公司繼續努力,擴大生產規模,變廢為寶。
訪農戶,
關注山核桃轉型與升級
18日晚,在新二村村委會簡樸的會議室里,卞吉安召集村兩委會班子成員、村民和加工戶代表,聽取民意,了解對山核桃產業發展的意見建議。
村干部李軍躍認為,當前山核桃產業面臨雇工難、增收難、安全生產難的局面。卞吉安指出,安全生產是制約山核桃產業發展的最大要素。如何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要引起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視。
有村民代表反映,由于產業發展較快,雇工問題逐步顯現,以前從未發生的雇工和東家之間的糾紛已經開始影響山核桃的正常采收。山核桃種植大戶凌長木家有山核桃林地60畝,今年收獲干籽13000多斤,收入十分可觀。可付出的成本也高。他反映,七七八八的不算,僅僅采收期間請來的16個雇工,吃的、喝的加上工資半個月就花了5萬多元。一時間,大家紛紛反映山核桃生產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困難。
這時候,退休教師帥軍武提出一個設想:要解決“三難”,自然落果法是個好辦法,能收到零死亡、零工資、零樹木傷害的效果,建議市政府適度推廣。
一句話激起了大家的興趣。閣川村“守株待寶”的成功經驗經過媒體的宣傳,已成為廣大林農關注的焦點。卞吉安稱贊道,自然落果的確是個好辦法,既可以減少雇工的人數,減少人工工資開銷,更解決了采打人員上樹危險這個老大難問題,安全得以有效保障。林業部門應當加以總結,并加快林地流轉,適時適地開展試點、推廣。
看到大家關于山核桃產業發展的談興正濃,村民周濟民拿出了獲得國家專利的山核桃安全采收鞋和新研制的山核桃脫殼機,一邊介紹一邊現場展示,其中的脫殼機能較為有效地“脫去”山核桃堅硬的外殼,剝出山核桃仁,其中有20%左右的幾率能剝出完整的果肉。卞吉安認真地觀看了周濟民的發明,充分肯定他的創造精神,認為科研發明能有效助推山核桃產業發展,希望他能再接再厲,發明出更多便民機具。
當晚,卞吉安及陪同調研的有關部門負責人借宿農家,傾聽來自最基層農戶的真實反映,了解群眾最迫切的需求。
經過了多地多次蹲點調研后,10月19日上午,卞吉安在龍崗鎮組織召開了山核桃產業轉型升級座談會,聽取了市農辦、林業、信用聯社等部門和專家、企業代表的發言。卞吉安認為,山核桃產業十分重要。雖然整個山核桃產業總產值只有25億元,總量不大,但涉及到兩昌地區4萬農戶、全市10至12萬人口的生存問題,是林農的主要經濟來源。山核桃樹是一棵“民生樹”、“致富樹”、“文化樹”,因此對山核桃產業要高看一眼。山核桃產業的發展很關鍵。山核桃產業發展到現在,和其他產業一樣,到了一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例如過度開發經濟導致的土壤酸化、病蟲害加劇、水土流失加劇等,又如安全采收、人工成本過高、品牌質量下降、加工環節的安全、加工企業的組織化程度較低、產業鏈過短、品牌建設不夠、環境污染等,這些問題的暴露已然是冰凍三尺,必須通過創新來加以解決。
卞吉安強調,面對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根本出路在轉型升級。山核桃產業的發展,必須從粗放型向精細化發展,必須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必須走生態化、可持續發展之路。發展的關鍵是要提升山核桃產業的“三品”:品質、品牌、品味。品質事關安全,這是第一位的;品牌要打響臨安山核桃的知名度、美譽度;品味是要加強對山核桃文化內涵的挖掘,要充分解決好生態、安全、創新、服務、文化等問題。山核桃產業的發展要做好“三依靠”文章:依靠科技與創新,以此解決生態、安全、開發以及整個產業的組織化、服務化等問題;依靠品牌與市場,圍繞扶優扶強,建設好中國堅果炒貨食品城;依靠政策與投入,強化政府引導,有關部門建立健全整個服務體系,幫助山核桃產業走上更好更快的發展道路。
副市長李文鋼及有關部門負責人一同參加蹲點調研。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