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4月06日訊 “一個商戶、一部POS機、一本賬本和一張卡”——這是對助農取款這種新型農村支付結算方式最形象的概括。從2010年7月被人民銀行總行列為全國試點開始,到2012年2月末,麗水市已有2114個行政村相繼設立了助農取款服務點,累計辦理小額取現12.1萬筆,金額達到4412.49萬元。日前,記者走訪遂昌、云和等地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實地感受了“助農取款”給農民帶來的便利和實惠。
距離云和縣城12.5公里的云壇鄉梅灣村是個名符其實的“老人村”,500多人口的村子,外出打工的就走了大半。與安靜的村子相比,村口的一家小賣鋪倒是聚集了不少人氣。
正值午飯時間,揣著身份證和銀行卡,71歲的毛竹頭老人,解放鞋帶著結塊的泥土走進小店,準備取點錢買點藥。
“這卡里糧食補貼、傷殘補貼、養老金都能取。現在取錢方便,不用跑到縣城里去。”握著剛拿到手的200元錢,毛竹頭在登記簿上按下手印。
近年來,隨著國家扶農惠農政策力度的加大,涉農補貼不斷增加。除了毛竹頭老人提到的補貼外,農村低保、公益林補貼、新農保補貼等等也均在惠農補助之列。
據了解,2011年麗水市享受各種涉農補貼的農戶已達60多萬戶,年發放涉農補貼資金8.42億元,享受基礎養老金的農民達32.3萬人,年發放基礎養老金2.53億元。助農取款服務點的設立,彌補了農村因為金融網點少,農民“有錢難領”的尷尬處境。
據梅灣村里的老人講,以前取錢要跑到10多公里開外的縣城,光是來回車費就要12元,每個月70塊的養老補貼,這一來一回就蒸發十幾二十塊錢,別提有多心疼了。
據相關統計,按麗水市60萬農戶每戶每月辦理1次業務,每次往返費用10元、誤工費20元計算,全市助農取款服務點每年可為農戶節省交通費用7200萬元、誤工費14400萬元。
家門口就能拿到現金,讓留守村里的老人心里踏實,也讓他們在外務工的子女安心不少。店老板毛云奇說,村里的大部分老人的子女都在外打工,如今村里有了POS機,遠在外地的他們隨時可以匯款到賬,老人家支取也方便。
助農取款服務點有一個優勢就是不受“朝九晚五”的限制。遂昌成聯超市龍口便利店,從早上5點到夜里,只要店里有人,村民們都可以隨時取現。
云和朱村有個茶青交易市場,市場對面就是助農取款服務點。適逢茶葉采摘旺季,服務點的業務格外繁忙。記者在登記簿上看到,取現的數額均以500元為主,村民的取現需求已不僅僅局限于養老金的領取,每周三次的取現規定已滿足不了村民的需求。
除了取現,轉賬和存款業務在朱村助農取款服務點也得到了廣泛的使用。“采茶的農戶把茶葉賣出的錢交給商戶,通過轉賬的功能存入賬戶。這樣一來,村民不需要到鎮上去存款,商戶也有了充足的現金提供給村民取現。”云和縣人民銀行副行長葉冬說。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