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個工人每天能生產杏鮑菇3萬瓶,出菇時節,每天產量可達6噸,這樣的事你會相信嗎?在位于麗水工業園碧湖產業區的我省最大的工廠化菌菇栽培工廠——浙江百興食品有限公司里,就有這樣的事。
4月11日早上7點半,浙江百興食品有限公司里,吳師傅用叉車把一袋袋麥麩、木屑按比例倒進機器里攪拌。和往常一樣,干完這些,他就可以休息了。繼續接力的,是一臺紫紅色和米色相間的自動裝瓶機,靈巧的智能機械手完全代替人工裝瓶、封蓋。
“不夸張地說,整個生產過程我們僅在移送菌瓶和收割時需要人力。”百興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其進向記者介紹:“殺菌、接種、養菌等環節,都由自動化機械手代勞,比如液體菌種機每0.6秒就可為4瓶菌菇接種,與人工操作比,效率有天壤之別。”
吳其進為記者算賬:“傳統栽培的杏鮑菇1年只有冬天一個產季,產量最多10噸,而工廠化生產365天不受氣候影響,生產效率比傳統要提高200倍。”
從去年1月動工建廠,短短一年百興食品已正式投產,主要生產被稱為“日本小雪茸”的杏鮑菇。這么大的產量,銷路解決了嗎?
“通過多年積累,我們已有良好的國際和國內通路。”吳其進侃侃而談,“八九年前我們的菌菇已經進入美國500強企業通用蘑坊旗下的連鎖超市。此外,水煮香菇、水煮灰樹花還出口給日本格力高公司;為臺灣餐飲企業一茶一坐提供火鍋湯底和即食菌菇產品;為娃哈哈公司提供鮮銀耳等。”
近年來,總部扎根慶元的百興食品越來越意識到,栽培成為產業鏈中較薄弱的環節。曾經被公司派往日本長野縣學習栽培技術的吳芳芳告訴記者:“目前在日本、韓國等地,食用菌行業作為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已不復存在,大力引進和發展的工廠化栽培技術,讓食用菌產業實現了騰飛。這也勢必對我國食用菌產業依靠低勞動力成本形成的價格優勢形成沖擊。”
“把食用菌栽培搬進車間內,是高效農業的必然要求,也是讓產業發展從大到強的必經之路。”吳其進介紹,投資4000萬元的工廠,從自制食用菌瓶子開始,整個系統生產環境為完全自動可控的人工氣候、沒有農藥殘留物,菇房采用立體式栽培,實現了單位土地面積的高產出率。鑒于目前國內工廠化栽培金針菇已非常成熟,競爭激烈,百興食品選擇了自身技術領先的杏鮑菇尋找效益突破,繼而開發灰樹花等市場上沒有的獨特品種,形成更好的競爭力。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