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年3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批準實施《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此方案對于全局深化金融改革意義重大。溫州民營經濟具有代表性——中小企業數量眾多、民間資本量較大、民間金融較為活躍,此次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有助于民間資本運作更加規范、透明,有利于提升金融體系的效率,并有效過濾其內在的高風險。
清科研究中心通過解讀該方案認為其釋放四方面的積極信號,即:鼓勵溫州民間金融組織形式創新;打破壟斷,降低民資準入銀行業門檻;支持金融機構面向小微企業;加強監管、警示改革中的風險。對于私募股權行業來說,此次方案中也提出“三大任務”,第一、引導民間資金依法設立創業投資企業、股權投資企業及相關投資管理機構;第二、鼓勵個人參與境外直接投資;第三、積極培育發展地方金融市場。清科研究中心針對以上三大亮點,結合溫州金融改革最新進展逐一解析如下:
第一、發展專業資產管理機構。引導民間資金依法設立創業投資企業、股權投資企業及相關投資管理機構。
亮點:在此次改革試點推進的過程中,溫州市將利用民間資本的先發優勢,提高民間資本參與股權投資的專業化程度。從政策上將吸引境內外優質股權投資基金落戶溫州,大力推動股權投資機構集聚和設立,同時設立政府引導基金,將政府財政資金有效注入基金;并設立股權投資行業協會,有序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實體經濟。在此之前,溫州已經在股權投資領域進行一定探索。2011年7月,溫州人股權投資基金壹號基金設立,該基金為首支政府參與引導、專注于溫州地區股權投資的基金,注冊名為溫州紅石天堂硅谷壹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規模為5億元人民幣。浙江天堂硅谷股權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和溫州紅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為普通合伙人,其中溫州紅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由溫州市9家優秀集團企業聯合投資,經市政府核準設立的一家股權投資和資產管理公司。溫州人股權投資基金壹號基金按照"政府引導、產業導向、市場運作、管理規范"的原則組建運行,對溫州地區股權投資具有先行指導意義。
風險:溫州民間資本一向具有極強逐利性,清科研究中心觀察到溫州投資人在參與私募股權時也具有高度自主性,擁有“熟人投資文化”,即擁有自身的知根知底的熟人圈子來推介投資信息進行投資,并要求自身參與投資決策。目前溫州的VC/PE機構中,多數除股權投資外,也從事民間借貸及擔保等其他活動,專注性不高。在基金投資的過程中,也出現出資人要求在基金投委會中擁有決策權力,LP和GP權責混淆的情況,專業化運作不足。專注性、專業化缺失一定程度累積投資風險。私募股權作為一種高風險、高要求的另類投資,如何破解民營資本非專業化運作的風險,也成為改革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在轉型的過程中,建立以股權投資、兼并收購、投資銀行、資本運營、投資管理和財務顧問等為主營業務的專業投資管理機構,需在本地切實加大稅收和政策優惠制度,吸引高端人才,同時采取本地股權投資機構和外來股權投資機構合作方式,幫助本地股權投資機構快速成長。
第二、研究開展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點,探索建立規范便捷的直接投資渠道。
亮點:目前溫州在海外有80多萬僑民,溫州具有個人境外直投巨大的潛在市場需求。隨著境外直投提上議程,擁有上萬億元可調動資金的溫州民間資本將擁有“走出去”的合法途徑,進一步開拓實業投資空間。溫州資本從輕工業等實體領域發展,完成了初步的資本積累,然而隨著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漲等因素,企業平均毛利率不足10%。在這種情況下,試點推動個人資本經過綠色通道“走出去”直接投資能夠規避人民幣匯率變動風險,有利于民間資本把握全球商機,在海外建立公司,從而減少中間環節與外圍商圈接軌,也有助于國家推進外匯管理制度改革和人民幣資本項目兌換試點積累經驗。
風險:在外圍經濟處于低谷的情況下,國外資產價格較低,民間資本兼并收購品牌企業、研發機構能夠幫助其拓展投資多元化。然而體量龐大的民間資本一旦出境,其真實流向很難得到有效監管,也會帶來大量資金外流的風險。同時民間資本對投資機會的識別能力和管理風險的能力十分薄弱,對海外法律法規、金融產品了解的人才急缺,投資選擇不當也可能導致風險加劇,導致其重大損失。清科研究中心建議在自身投資理念并未成熟的情況下,借道私人銀行業務、專業第三方理財業務,通過專業人士把關出海狩獵更為保險。
第三、培育發展地方資本市場。依法合規開展非上市公司股份轉讓及技術、文化等產權交易。
亮點:在2011年上半年的民間借貸風波中,部分企業發生資金鏈斷裂,急需通過股權轉讓等方式盤活存量資產,因此,搭建吸引民間資本與產業投資對接平臺至關重要。產權交易所作為場外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已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一部分。政策出臺有利于進行金融業務創新,實現產權流動,提高小微企業的融資效率。
風險:首先,溫州中小企業多以制造業為主,缺乏較高技術含量、創新性較強的企業,目前可供產權交易的達標企業不多、種類不夠豐富、交易存量不足。其次,目前國內產權交易所亂象叢生,交易標的物定位混亂,各交易所各自為政,未能形成統一的、相互聯系的穩定的場外交易市場。2011年11月,國務院下達《國務院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各類交易所交易品種大面積跌停。2011年12月,文化部網站發布了《關于加強藝術品市場管理工作的通知》(文市發[2011]55號),國內文交所也在對其業務模式進行探索和轉型。在溫州金融改革中,建立健全產權交易所的運作規則和信息披露制度,制定合理的基礎規則和操作標準成為改革的首要任務。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