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北京樓市“量漲價跌”
上半年房產投資及與銷售增速都回落得比較明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經濟增長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多個地方接連“微調”政策,變相“松綁”樓市調控
專家認為,房產調控仍不能放松,但是要把握好抑房價和穩增長之間的度
投資增速同比大幅回落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坦言,房地產的主動調控確實是今年經濟增長速度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從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的幅度以及與房地產銷售有關的家具和家電銷售情況來看,增速都回落得比較明顯,這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短期經濟增長。”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我國經濟中房地產行業對GDP的貢獻仍較高,近十年房地產投資占GDP的比重保持在5.5%左右,且產業關聯較高。
自2010年1月份至今年4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始終保持高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但二季度房地產對于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弱,其中6月落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3.8個百分點,比上月擴大2.2個百分點。業內預計年內房地產投資增速相比去年將有較大幅度的回落,全年增速將從去年的27.8%回落至15%左右。
房地產調控在“走鋼絲”
在經濟增長壓力加大、地方土地財政收入減少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潛伏”著放松樓市調控的沖動。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多個地方接連“微調”政策,變相“松綁”樓市調控。業內人士認為,在抑房價和穩增長之間,客觀上需要房地產調控“走鋼絲”。
今年6月份,多數一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創近17個月新高。而進入7月份,部分城市環比成交數據繼續增長。伴隨著成交量的上漲,房價也開始逐漸回升。業界擔心,樓市的“價格底”和調控的“政策底”已經雙雙出現,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影響下,市場預期的改變會令房價出現趨勢性反轉的風險進一步加大。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認為,這一輪成交量的反彈與開發商前期的“以價換量”有關,更重要的是貨幣政策的寬松帶來的預期改變,使得自住性需求認為購房窗口已經打開,積極入市。但在目前形勢下,房價過快反彈和暴漲的可能性不大,最多只會是溫和上漲。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房地產業“半年報”讓人喜憂參半:喜的是上半年房價同比增長5.3%,基本抑制住其過快增長的步伐;憂的是投資增速回落,“拖累”了GDP。
專家認為,房地產調控效果明顯,對經濟的影響也在意料之中,切莫過分看重經濟增長數字而淡忘了調控政策的初衷。
業內觀點
構建合理價格體系
顧云昌(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
“以房地產拖累經濟為由要求放松調控政策,正是我們所擔心的。”顧云昌告訴記者,“現在房地產調控的壓力來自于人們將樓市與GDP捆綁的思維,忽視了調控對抑制房價過快上漲所取得的成效。”
顧云昌認為,房地產調控的重點仍然是構建合理價格體系,繼續執行限購限貸政策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增加保障房和普通住房供應,支持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特別是對于改善型住房需求,也應當在信貸政策上予以差別對待,降低首付成數和給予優惠利率。“另外一種路徑是增加居民收入,使得房價收入比趨于合理。”顧云昌稱。
建立長效調控機制
盛來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
盛來運表示,調控房地產有利于國民經濟更持續健康地發展,特別是對防止房地產泡沫化對經濟的長期發展的沖擊很有好處。要進一步完善房地產調控的政策,進一步鞏固房地產調控的成果。
專家建議,從國際經驗看,保持房地產市場健康持續發展,應建立以合理稅負為主導的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據新華社
60%上市房企上半年利潤下滑
截至7月16日,已經有49家滬深上市房企以發布了上半年利潤情況。其中17家房企為上市房企前100強的大型房企,其余32家為排名100外的中小房企。根據已經公布的數據,這49家上市房企中六成房企利潤不佳,虧損企業數量在增加。據新華社
11家上半年央企退出房產步伐加快
地產調控已至關鍵期,央企退出房地產業的步伐也在加快。昨日上午,北京產權交易所集團董事長熊焰介紹說,11家主業中不包括房地產的央企,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退出13宗房地產項目,成交額為7.37億元。
據《北京晚報》
80萬
深圳擬提高公積金家庭貸款上限
深圳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日前發布《深圳市住房公積金貸款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并從17日開始征求公眾意見。
意見稿中提出,職工個人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單套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為50萬元;與配偶或者父母一并申請,單筆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為80萬。最長貸款期限不超過30年,且貸款期限與申請人申請貸款時的實際年齡之和不超過70歲。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