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什么東西被大力倡導,就恰恰表明我們缺少什么。在“視創新為生命”的互聯網行業,尤其如此。
美國《商業周刊》曾以“3C”來評價中國互聯網:Copycats(抄襲成風)、Super Competitive(過度競爭),以及Copyright Issue(版權問題)。最近兩年,隨著移動互聯網崛起,“創新”在市場廝殺中更是成為一把利器,同時圍繞“創新”的問題依然存在。
今年是我進入互聯網行業的第12個年頭。十二年一輪回,但非常可惜的是,中國互聯網至今尚未出現一家像蘋果、Google一樣的全球領袖企業,盡管中國市場的“一哥”們都是中國企業。
這兩年,每隔一段時間,我就要去趟硅谷,進行市場調研,拜訪合作伙伴。硅谷是全球的創新中心,這里擁有超過40%的美國Top100公司,大約每10天就有一家公司上市,惠普、英特爾、蘋果、Google、Facebook……全球IT與互聯網行業的領軍企業,幾乎都誕生在這里。
這一切的背后是以創新、理想、平等、寬容為關鍵詞的硅谷精神,而近距離感受“硅谷精神”,也讓我對中國創新有了新的反思。
敢對領導說“NO”
根據我對硅谷長時間的了解,這是一個到處可見權威卻從不迷信權威的地方。相比個人經歷,這里更看重做事的能力。在公司內部,職位高的人不能以權壓人,而必須用專業以理服人。
電信運營商是UC在中國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在跟一些來自國內運營商的朋友交往中,他們常常會問一個問題:永福,你分享一下,怎樣才能做好產品?我的回答是,首先要學會拒絕領導的需求,要敢對領導說“不”。
運營商的領導并不是移動互聯網的典型用戶,你滿足了他的需求,必然滿足不了廣大用戶的需求。所以,企業有沒有創新的土壤,就要看員工有沒有敢對領導說“不”的勇氣,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平等。
在這方面,國內的互聯網公司雖然也有等級之分,但已經好于大部分傳統行業的公司。在UC,我們倡導一種“無總文化”。大家平時可以叫我永?;蛘甙嚅L,但是絕不允許叫“俞總”。叫“總”就有了層級,就失去了平等交流的可能,提倡平等,除了讓大家敢說話,還避免把管理者給架起來,好像他們都不能犯錯一樣。其實CEO也會犯錯,領導不一定總是正確的。
2011年10月,喬布斯逝世。他的離去在國內掀起了一輪大討論,大家都在追問一個問題:中國為什么沒有喬布斯?
實際上,喬布斯的成功,體現了“硅谷精神”的另一個關鍵詞——“寬容”:寬容失敗,寬容人性。假如沒有寬容的氛圍,即便喬布斯生在中國,恐怕也很難有今天的成就,因為他將飽受非議。
喬布斯東山再起的經歷,至今被人津津樂道,在硅谷這絕不是孤例,因為這里崇尚“It is OK to fail”(敗又何妨)的理念,一次失敗不會成為一個人重新出發的障礙。
事實上,中國互聯網在過去十年成就了很多很好有價值的企業,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比如卓越改變了購書的方式,京東改變了購買3C和家電產品的模式,凡客改變了買衣服的模式,小米創造了互聯網手機的模式,而UC在全球首次用云計算架構重新定義了瀏覽器,極大改善了人們使用移動互聯網的體驗。
但是你會發現,這些創新在成功之前,受到的質疑往往遠勝過得到的贊美。換句話說,我們對于創新,質疑的聲音過大,而寬容的聲音缺失。
事實上,所謂創新就是要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我們要寬容失敗,不然人人都會畏首畏尾,因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也要允許“異類”的存在,不能求全責備。
有Mission,無Vision
如果創新需要平等的土壤和寬容的氛圍,理想則是持久創新的內生動力。與硅谷的創業者相比,我們太看重財富和名聲,卻普遍缺少“改變世界”的理想。
中國互聯網公司有一個通病,有Mission,無Vision,我們有一大堆量化的目標,營收達到多少,用戶數達到多少,員工規模達到多少。但是,達到這些目標之后呢?我們最終的理想究竟是什么?
一直以來,互聯網在中國都被視為稀有的“陽光產業”,這里完全市場化,用戶至上,產品創新決定一切。但是近年來,隨著競爭加劇,巨頭出現,互聯網上形成了越來越多的圍墻,“地主”心態導致帝國林立,同時惡意競爭也愈演愈烈,對整個行業造成了污染。
最近兩年,UC瀏覽器的用戶越來越多,公司規模越來越大。我卻發現自己日漸失去了早年創業時的那種“一心做產品”的快樂,這種感覺在今年尤其強烈。2012年是互聯網丑陋的一年,各種“大戰”一場接著一場,它們并沒有為用戶創造什么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反而讓很多人給互聯網行業貼上了無序和虛偽的標簽。
我特別喜歡的一句話: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作為創業者,除了腳踏實地做好產品,也需要時常仰望星空:想想我們創業的理想到底是什么。我們的理想是希望能夠使UC成為一家源自中國、全球領先并令人尊敬的技術企業。這是過去幾年,我們之所以在國際化和內核技術研發上堅持投入的原因,沒有核心技術只靠Copy,不能在中國以外的其他地區證明自己,是不可能贏得全球尊重的。
同時,我們也希望UC能在陽光下成長,通過自己的努力樹立一種良性的商業價值觀:相信產品的力量,相信創新的力量,懂得與產業鏈分享價值。如果把企業比作國家,我更希望UC成為一個共和國,而不是帝國。
還是那句話,中國不缺大企業,但我們缺偉大的企業,大和偉大,一字之差相去甚遠。創新成功概率很低,所以我們需要培育創新的土壤,營造創新的氛圍,也要找到創新的內生動力。只有這樣,才能讓企業在創新中實現夢想,讓員工在創新中實現價值。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