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1月23日訊 昨天,臺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其政務網站發布了“節前保健食品消費提示”。“春節臨近,購買保健食品的市民開始增多,趁這個時候發布保健食品消費提示,是為了提醒市民理性消費,千萬不要被商家的促銷廣告‘忽悠’。”該局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處處長金湘芽表示。
金處長介紹,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適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并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是直接用來治療某種疾病的,所以任何打著有‘某某治療效果’的保健食品,都是陷阱。”金處長強調。
常見的保健食品
推銷騙局
經市場調查顯示,一些保健食品的經營者想方設法將保健食品當藥品來賣,承諾產品的功效,宣傳療效,虛假、夸大的宣傳誤導了消費者,混淆了保健食品的真實含義。金處長透露,常見的保健食品推銷騙局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通過“專家”義診、免費講座等方式,無中生有或有意無意地夸大老年人身體的健康隱患,從而達到推銷的目的;針對乙肝、癌癥、糖尿病等醫學難題,大肆宣傳產品療效,承諾產品“包治百病”、“慢性病也能治愈”等,滿足患者急于想治愈、不想長期服藥的心理,但實際上已違背醫學科學;打著“進口、專利、高科技”的旗號,有意夸大宣傳,將普通的產品宣傳成高科技或綠色環保產品;附加“免費旅游”、“贈送體檢”等策略性推銷,以免費專車、旅游、贈送體檢等策略推銷保健食品,誘導市民消費;利用老人的獨居心理,“陪聊”搞感情促銷;鼓吹“買保健食品能發財”,聲稱“健康投資”回報豐厚等。
認準“小藍帽”
識別真偽
保健食品不是藥品,沒有臨床治療作用,更不可以代替藥品。
“只有獲得衛生部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保健食品,它的產品標簽上才能使用保健食品標志。”金處長稱,保健食品的標志為天藍色,俗稱“小藍帽”。
“‘小藍帽’標識位于保健食品外包裝的左上角。”金處長表示,看標識是識別真偽最直接的方式。此外,在“小藍帽”下面印有該產品的批準文號(“國食健字”或“衛食健字”)。根據國家法規規定,一個產品只有一個批準文號,可以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官方網站上查詢。“只要顯示的信息和包裝標簽上的完全一致,就是正規的保健食品,如果查不到,就是假冒的。”金處長說。
金處長說,購買保健食品時,還應認真查看產品的外包裝、說明書等標識內容。標識的主要內容應有:保健食品名稱、生產單位、保健食品批準文號、主要原料、功效成分、保健功能、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食用方法、規格、注意事項、生產日期、保質期等。
為盡量避免買到假冒或摻假的保健食品,金處長提醒:“一定要到正規的大型商場、超市、藥店、保健食品專賣店等具有合法營業證照的地方購買,購買時索要購貨憑據或發票。”
如果市民有任何保健食品的相關問題,都可以撥打12331,向當地的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舉報、投訴。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