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6月27日訊 這些天,慶元縣黃田鎮中際村村民周方根,每天都準時來到村尾的“農業車間”——合順灰樹花合作社上班,幫助無土栽培灰樹花。50歲出頭的周方根今年把家里的1畝多地承包給別人,自己則做起了專職“農業工人”,為附近的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養大戶打工,日收入在120元至150元之間。
像周方根這樣干農活領工資的專職“農業工人”,在黃田鎮農民中已有三成多。這些農民年齡一般在40歲到60歲之間,大多文化程度不高,除了農業勞動外沒有其他謀生技能?,F在他們一方面通過土地資源的流轉獲取收益,另一方面又成為農業龍頭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養大戶的“農業工人”,獲得比以往更多、更穩定的經濟收入。
黃田鎮是由“撤、擴、并”前的3個鄉合并而成,有15196人口,辦廠經商或打工者占三成,使不少承包山田空閑,處于荒蕪和半荒蕪狀態。該鎮把推動農村土地流轉機制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工業理念抓現代農業發展。出臺現代農業發展扶持政策,制訂土地流轉實施意見,去年以來新增山田流轉面積3200畝,新培育農業龍頭企業16家,省、市和縣級規模和規范化農民專業合作社29家,逐步形成黃真片優高型、生態型林特產農業區,三濟片集約型、高效型灰樹花、黑木耳農業區,黃田片規?;C械化優高糧食、蔬菜、畜禽農業區等三大現代農業發展區塊。該鎮省級規范化農民專業合作社——黃三筍竹專業合作社,制定了生產標準,打“綠色”牌,在基地打工的農民實行計量工資。現在,這片昔日長滿雜草的山場已成了省級筍竹產業提升項目區。理事長賴小平說,有了這些熟練工人,今冬明春的規模將擴大到2600畝。
農業工人的出現,有效解決了集約化經營勞動技術不足的矛盾。該鎮林杰糧食專業合作社在淤上、竹口等鄉鎮建起512畝糧食生產基地,就近“借腦借力”,發展生產。該合作社建起通訊錄,里面記錄著當地“農業工人”的電話號碼,什么時候需要,只要打個電話就行了。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