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印染、水產冷凍、染線等四大行業,其面廣量大的不法排污,曾讓作為主城區的椒江十分“難堪”:被列為“臺州市準市級環保重點監管區”。
椒江區委區政府及環保等部門坐不住了,痛定思痛,以鐵的決心,對四大行業的污染進行徹底整治,成效初顯。
帽子“重”得喘不過氣來
椒江河網密布,縱橫交錯。但因為紡織、印染、水產冷凍、染線等四大行業企業,普遍存在生產規模小、生產工藝簡單、環保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致使大量生產廢水超標排入內河,給地表水水質造成了極大污染,部分流經市區的河段一度發黑發臭,影響了市民的生產生活,群眾反響強烈。
以紡織行業為例。該行業主要集中在椒江區下陳街道,由38家紡織企業構成產業集群,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但是,下陳紡織行業繁榮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環境問題,大量超標排放的廢水,導致流經下陳區域的金清水系水質日益惡化。3年前,臺州市環境污染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文件,明確了7個重點整治區域,其中下陳紡織業被排在第一位。
不僅如此,分布在該區葭沚、海門、洪家和前所街道的水產冷凍行業,和集中在椒江北岸的染線行業,也因為排污嚴重,水質惡化,被列為“臺州市準市級環保重點監管區”。
“戴上這樣的帽子,區域整體形象受到了損害。帽子很‘重’,壓力很大,感覺連氣都喘不過來。”椒江區環保分局的一名干部說。
整治必須“傷筋動骨”
對四大行業的整治,椒江區采取多管齊下的辦法,在全區上下形成限期整治的倒逼機制。針對企業普遍存在低、小、散等現象,環保部門集中時間、人力、精力,進行地毯式調查,并將調查結果錄入數據,建立污染源檔案,采用“扶持一批、整治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則,對有規模、上檔次、效益好、設備更新快、環保投入積極的企業加以扶持;對規模小、管理混亂、效益低下、產品質量差、環保意識弱的企業全部關閉。
讓不法排污企業坐立不安的是來自政府及環保等部門的鐵腕整治。椒江區將這些企業列入整治“黑名單”,下達限期整治通知,明確整治要求、任務和時間,對逾期不完成整治任務的企業實行依法查處。很快,5家紡織企業和3家印染企業被依法關停,隨后,又有2家水產冷凍企業和4家染線企業被關停。
敲山震虎。企業懼于鐵腕整治和群眾的強烈呼聲,也出于自身生存需要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開始了“傷筋動骨”的整治。
同時,椒江區還在各相關企業普及推廣實用、成熟的治理技術,加快推進末端治理設施的安裝、應用,推行清潔生產,削減污染物排放,大大減輕了地表水的污染負荷。
達標排放是企業最終出路
治污的關鍵是更新設備、提高工藝。四大行業大多設備落后,工藝簡單,且本土缺少先進設備和先進工藝。怎么辦?許多企業自尋門路,自發組織起來,到省內外紡織工業發達的地方采購設備,學習技術,革新工藝,并將傳統的噴水織布機改為噴氣織布機,大大削減了紡織用水量和廢水排放量。還有些企業則到廣東、海南、山東等省學習現代化的水產冷凍技術和治污經驗。
章安街道是椒江染線企業的密集分布地,占全區17家染線企業總數的16家,其中僅柏樹里村就占了8家。這8家企業共同出資300萬元,在村里建成了一套先進完善的廢水處理設施,并采用生化處理和集中廢水處理兩套工藝。
幾組投入數字可以說明四大行業治污的決心:紡織、印染行業共投入4600多萬元,建設污水處理設施;水產冷凍、染線行業共投入2300多萬元,分別建成53套處理設施,使得四大行業均實現達標排放,廢水及污染物大幅度下降,企業效益明顯提高。
在治理過程中,眾多企業嘗到了甜頭,也明白了一個道理:達標排放是企業的最終出路。
四大行業的整治,帶來的直接效果是,全部重點企業廢水達標率為100%。其中紡織、印染行業廢水達標率為85%,冷凍、染線行業COD年削減量約達400噸。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