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杭州市非常重視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優勢工業,推動企業由以生產環節為主的“橄欖型”發展模式向側重于研發和銷售的“啞鈴型”模式發展,拉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紡織化纖、食品飲料、絲綢女裝……作為杭州的傳統優勢產業,在加快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將扮演何種角色?杭州市委市政府的“三位一體”方針對此提出了明確的答案:提升發展!
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思維”
在5月12日舉行的杭州市2010年工業興市大會上,有32家單位受到政府重獎。其中,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以營業收入432億元、利稅126億元的業績被評為“杭州市2009年度工業興市功勛企業”,在已獎勵250萬元的基礎上,再獎勵150萬元。
作為娃哈哈的掌門人,宗慶后可謂是杭州傳統優勢產業的一面“旗幟”——經過20多年的發展,宗慶后將一家靠十幾萬元借款起家的校辦企業辦成了中國最大、全球第五的食品飲料生產企業,其資產規模、產量、銷售收入、利潤、利稅等指標連續11年位居中國飲料行業首位。
說起傳統產業的提升,宗慶后有一句話,“創新并不神秘”。娃哈哈當年生產果奶,一封6瓶果奶,其他企業都是一個味道的,娃哈哈小小創新了一下——6瓶果奶6種口味,馬上占據市場。娃哈哈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在國內市場搶先推出純凈水,搶得了市場先機。現在,企業資金實力雄厚了,娃哈哈打算自主創新,生產針對“三高”人群的飲料……
“世界上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思維’。只要運用先進技術進行改造提升,傳統優勢工業照樣能煥發青春。對傳統優勢工業,我們決不能輕言放棄,而要積極作為。”杭州市的一位主要領導這樣說。
尋找“杭州制造”的微笑曲線
4月1日上午,杭州市政府為赴意大利留學歸來的女裝設計師舉辦了隆重的畢業典禮。6位“海歸”學員均獲得了歐洲設計學院碩士學位證書。
杭州市經委紡織服裝處處長、杭州市女裝辦主任王穎告訴記者,為促進杭州女裝產業的進一步升級,杭州于2007年推出了“中國杰出女裝設計師發展計劃”,每年面向全國進行“海選”,入圍者由政府資助赴法國、意大利等國際時尚中心進行為期一至二年的培訓。
達利(中國)是坐落于杭州蕭山區的一家絲綢服裝企業。在中國絲綢出口企業中,達利(中國)多年來一直在質量、檔次、數額等方面名列前茅。2008年以來的金融危機使得達利(中國)悄然轉型——2009年底該公司制定了新的“三年規劃”,重點就是要拓展國內市場,爭取用三年時間,內銷比例提高到50%,自有品牌比例也達到50%。
達利(中國)總裁費建明告訴記者,目前該公司在全國已經有80家專賣店,至年底將達到200家,三年內要達到1000家。
打品牌顯然不是達利(中國)一時的“心血來潮”,準備工作早已開展:2009年1月14日,達利(中國)與杭州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成立達利女裝學院,重點培養店長、店員等企業開拓國內市場急需的適用人才。
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長沈堅告訴記者,近年來杭州市非常重視運用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改造提升紡織化纖、絲綢女裝、食品飲料、造紙印刷、家用電器、工藝美術等傳統優勢工業,推動企業由以生產環節為主的“橄欖型”發展模式向側重于研發和銷售的“啞鈴型”模式發展,拉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從2010年一季度的數據看,杭州傳統優勢產業發展質量顯著提升,紡織、化纖、飲料產業在營業收入分別增長27%、36%和-13%的情況下,利潤分別增長99%、406%和92%。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