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運服務能力升級,臨港企業加速集聚——
發展水運物流正當其時
水面駁船穿行,岸邊機聲隆隆,挖掘機、推土機忙個不停……日前在長興捷通物流碼頭,其以“一港三區”為框架、投資2.3億元的多式聯運物流碼頭擴建工程正在抓緊建設,“借著湖州港晉級‘億噸港’和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的契機,內河沿河大型企業的集聚迫切需要一條安全暢通的物流鏈。”捷通物流的負責人說,碼頭建成后將成為集水路、公路、鐵路于一體的具有內河集裝箱碼頭功能的多式聯運物流中心,帶動浙北地區水運物流的發展。
交通部水運局負責人曾在年初的一場論壇上表示,集裝箱物流和大宗散雜貨物流, 會成為并重的兩大港口物流發展方向。以礦建材料運輸為主的湖州港,去年首次跨入全國20個億噸大港行列,雖然運量趕超了一些國內沿海沿江大港口,但貨運附加值低,水運物流模式依舊落于人后。去年初,市委、市政府重視內河水運發展的新方向,市領導帶領市發改委、財政、國土、規劃等部門專門調研內河水運發展情況,首次提出了加快內河臨港產業帶建設的戰略部署,以充分發揮我市內河水運優勢,更好地承接周邊地區的產業轉移,還特地把航道建設、港口碼頭布局和臨港產業、水運物流發展編制首次納入“十二五”規劃。
據港口統計數據顯示,1至5月湖州港貨物流以往出口遠遠大于進口的狀況有了改變,貨物進港量有所回升,湖州臨港企業對煤炭、鋼材、木材以及其他貨類需求量大幅上揚,使進出港貨物總量以往比例嚴重失衡的怪圈逐漸打破,內河水運經濟模式正在逐步由單一的水路運輸向臨港產業水運物流轉變。
為了給湖州內河水運轉變發展方式創造軟環境,港航部門搭建臨港產業水運物流發展的融資平臺,引導水運物流企業發展內河集裝箱船舶、特種運輸船舶,拓寬發展腹地,拓展服務市場。據了解,湖州港航部門擬到今年底培育1萬載重噸以上水運龍頭企業6家、3萬載重噸以上水運龍頭企業1家、港口龍頭企業5家,并通過聯營、重組等方式,實現水運、臨港企業強強聯合,降低物流成本;此外,還將通過整合現有的GPS、短信平臺等港航科技信息資源,逐步建立面向長三角、服務企業的物流信息平臺,提高水運物流業的信息化水平。
為了給湖州內河水運轉變發展方式打好基礎,全市加快腳步完善高等級航道網絡。今年,長湖申線浙江段擴建工程投入5億元,一期工程下半年即將“收官”,二期工程將啟動,同時還將加快水上高速航道建設,貫通長湖申線和湖嘉申線的京杭運河浙江段。
隨著港口物流平臺的構筑、水運航道條件的提升,公用碼頭建設的提速,湖州臨港產業依托內河水運優勢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近年來,國內外大集團、大公司在航道沿線紛紛“筑巢”,一批臨港大企業大項目紛紛在臨河經濟產業帶“落戶”,在擴大木材加工、新型建材、冶金制造三大百億產業集群的基礎上,一批裝備制造、新能源和化工、現代物流等新興臨港產業也被吸引進來。
在梅湖線畔,安吉縣臨港經濟區建設如火如荼,總投入2.5億元、年產50萬噸的甲醇新型燃料大項目加快推進;南潯區利用內河水運資源,臨港產業帶建設異常活躍,啟動實施了富鋼工業園、京杭重工、匯源石化二期、尤夫化纖等一批臨港產業大項目;臨靠京杭運河、杭湖錫線的德清臨杭物流園區一期3個在建項目已完成,二期的鋼材、玻璃加工與配送項目正抓緊啟動,加快推進臨港產業的聚集。
市港航管理部門把加速內河水運經濟轉型升級、發展臨港產業和水運物流作為工作重頭戲。當地港航管理部門的一位負責人說:“港航部門不僅僅只局限于行業管理,而是要拓展服務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優化臨港產業布局,培育水運港口龍頭企業,加快推進內河臨港產業和水運物流服務業的發展,為建設現代交通運輸體系、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