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發全國第一本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制定第一部私營企業條例、出臺第一個股份合作企業地方性行政規章、第一個實行金融利率改革......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溫州人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創下了多個“全國第一”。
這些“第一”,讓“溫州模式”成為全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傳奇”。在“溫州模式”的創造過程中,質量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和鮮明的特色。1987年8月8日杭州武林門的那場大火,成為溫州民營經濟書寫質量模式的開始。1994年,醞釀已久的《溫州市質量立市實施辦法》頒布實施,溫州成為全國第一個對質量立市的城市,但由此開啟了全國開展“質量立市”活動的大門。后來,溫州又在全國率先開展“質量強市”,成為首批“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從火燒溫州鞋到如今成為“中國鞋都”,沒有質量立市,就沒有“溫州模式”!
目前,溫州市在冊市場主體96.9萬戶,其中企業25.4萬戶,相當于每10個溫州人中就有一位老板,每27個溫州人中就擁有一家企業。全國民營經濟在溫州的分量是“99999”:民營企業數量占溫州企業的99.5%;民營經濟對GDP的貢獻超過90%,工業增加值占到91.5%,從業人員占到92.9%,稅收收入占到90%……
中國企業報總編輯、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長江商學院大企業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錦將“溫州模式”概括為以民辦為本質、以民資為基礎、以民創為起點等“10個民”。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原副院長何建華則以“溫州模式”為例談及浙商精神,如今研究民營企業再出發,應當對浙商精神進行進一步弘揚。“民營企業的生存環境一直在變,但精神之火不滅,精氣神才是支撐我們發展的根本動力。”
從1980年章華妹領到了第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到2018年8月9日溫州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先行區,40年間,書寫了民營經濟發展“溫州模式”的浙江溫州再出發。
“無論風卷云涌、是非爭論,我們堅定不移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下去,走出了一條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康莊大道。”浙江省委常委、溫州市委書記陳偉俊表示,為了促進新時代民營經濟、民營企業家“兩個健康”抓了系列工作舉措,比如加強黨的政治領導,為民營經濟發展把牢定盤星;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好生態;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民營經濟發展打開大通道等等。
據悉,為破解民營經濟的發展難題,2019年8月,溫州以重塑民營經濟新標桿、喊響“民營經濟看溫州”的決心,爭取獲批了創建新時代民營經濟“兩個健康”發展先行區,扛起新時代改革開放探路的使命擔當,爭當浙江“‘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橋頭堡和排頭兵。自“兩個健康”創建獲批以來,溫州市精心制定41條實施意見和80條新政,經過大量的走訪、調研和與企業家的交流,轉化為146條具體舉措,進行高度推進并緊抓落實。目前146項舉措已經100%出臺,其中69項取得了初步性成果,占比達47.3%。
“我們將民營企業家作為我們的發展之寶,高看一眼,厚愛三分。”溫州市政府副秘書長林仕德表示,溫州市政府通過打造世界溫州人家園和民營經濟博物館、定期召開政企圓桌會議、推進企業家培養工程等措施竭盡全力為企業家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另一方面,也通過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全面推行柔性執法、實施惠企政策直通車等來竭盡全力為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提供相關的制度供給。
從低端制造業到高端服務業、金融業,從地方到走向世界,從偏小的企業規模到今天19家溫州企業進入民營企業500強的行列,從民營經濟發祥地到“兩個健康”先行區……舉世聞名的“溫州模式”歷久彌新,正在譜寫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樣本和路徑。在溫州市經濟學會會長馬津龍看來,經過40年的發展,溫州民營企業在多個方面都經歷了“蛻變”。“現在很多溫州的中小企業專注于技術創新,適應市場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他說。
作為一個新生代企業家代表,浙江國技互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金歐陽表示,最深刻的感受是營商環境的改變:“隨著‘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深入開展,為企業帶來了更為便捷的服務,比如企業登記注冊以前耗時長,且需要本人到場,現在能在線上辦理,時間也只需3天左右,這讓企業家們都實實在在感受到便利。”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