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結合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現實要求,結合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積極組織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能為學生接觸、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提供良好的支持,促進學生民族精神的形成,激活其民族自豪感,在促進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的同時,也能為學生成為高素質人才英定基礎。
一、發揮互聯網宣傳作用,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
在“互聯網+”環境下組織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的過程中,為了能在校園中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發揮環境育人的重要作用,不僅要對校園物質文化環境進行建設和規劃,使學生能在校園中受到傳統文化的感染和重陶,還要發揮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作用,對文化宣傳工作進行改革創新,發揮互聯網文化宣傳工作的優勢,促進和諧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增強傳統文化教育和教學效果。
例如天水地區的中、小學,在開展文化宣傳工作的過程中,就可以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開發微博自媒體平臺和微信公眾號,將有益于
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傳統文化內容進行傳播,配合學校物質層面傳統文化環境的建設情況開展文化宣傳工作,使學生能受到全方位的文化重陶,
深化思想認識,在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下實現健康成長,為新時期學校教育工作和文化育人工作的開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二、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開發多元化的特色文化活動
對活動進行精心的設計和規劃,能提高學校傳統文化滲透效果,讓學生在傳統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下啟迪智慧、提高思想境界、增強綜合學習效果。在具體工作中,不僅要對常規的專題講座活動、紀念日專題教學活動進行優化創新,還要發揮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優勢,對特色文化教育活動進行開發和設計,確保能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傳統文化進校園,對學生實施積極有效的教育和引導,全面優化學校傳統文化傳承和滲透工作的綜合效果。
例如天水地區的中、小學,在開展傳統文化宣傳教育的過程中,可以綜合分析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挖掘微信公眾號信息宣傳優勢,組織學生參與多種類型的在線主題社團活動,在豐富傳統文化資源的支撐下提高整體活動效果。[1]同時, 可以將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認識能力、知識應用能力作為核心,組織開展在線教育活動,為學生創造學習、展示和交流的平臺,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想要學習的傳統
文化內容,并在平臺上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等。在特色文化活動的作用下優化傳統文化宣傳效果,能為新時期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體系中的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三、發揮互聯網新媒體作用,注重文化的學科滲透
在全面推進傳統文化進校園的過程中,發揮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作用,還要嘗試將傳統文化融入學科教學體系中,將傳統文化內容與學科教學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 為學科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重要的輔助,全方位優化傳統文化滲透效果。在具體工作中,可以將慕課教育平臺作為依托,對傳統文化教育方面的資源進行整合,并挖掘學科教學方面傳統文化的內容,合理對微課程進行設計,確保能實現傳統文化與學科教學活動的有機融合,切實增強傳統文化進校園效果
例如,可以對網絡上的古代文學作品解析內容、古代音樂欣賞內容、中國化繪畫創作內容等進行整合,融入學科教學體系中,發揮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發展的作用,對學生形成多感官刺激,使學生能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切實提高傳統文化在校園教育工作中的滲透效果。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傳統文化進校園應該將信息技術的應用作為重要的依托,探索全新的信息化校園文化建設模式,將傳統文化融入學生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確保能發揮文化重陶作用,陶冶學生的性情,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