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紅強
時間:2020年01月20日
信息來源:《中國頂級CEO的商道真經》
信譽是衡量人才的首要標準
聯想作為國內管理先進、思想領先的大企業,自然是許多大學畢業生和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夢想的地方。聯想將人才培養提到戰略策劃這個層次,那么聯想需要什么樣的人呢?進入聯想應該具備什么條件?
對于這些疑問,柳傳志作出如下解答:
第一,做人要正。作為一個部門的領導人,相當于一個阿拉伯數字1。他帶一個零就是10,帶兩個零就是100,帶三個零就是1000??梢?,1在企業中是極其關鍵的,為人一定要正。
楊元慶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是因為他對別人要求非常嚴格,自己卻真的沒有被人怨恨過,關鍵問題是他非常正直,對誰都一樣,這樣大家心情會特別舒暢。所以用人的第一關鍵就是“人正”。
第二,胸有大志,要有極強的進取心。在公司里面,有時會非常艱難,會受到很大的委屈,甚至會受到一些屈辱。而要能承受這些就要有一個大的志向。柳傳志有一次被客戶轟了出去,還指名要他出去,當時他非常難堪,心中很不是滋味,但是回到家他就告誡自己不跟對方一般見識。這實際上就是要胸有大志。
第三,至于“才”的方面,要善于學習和善于總結。因為企業發展到今天,行業的規律千變萬化,要想保證不犯錯誤,還要保證有發展的話,光靠自己是不行的,還要從別人身上吸取教訓,從書本上看到的案例中吸取教訓,必須有非常強的學習和總結的能力。
柳傳志認為品德是第一位的,他始終將品德放在才能的前面,他表示:選拔人才時要求“德才兼備”,“德”一定是放在第一位的,一定要有事業心,一定要把企業當做自己的生命來做;至于“才”的方面,就是看是否善于歸納總結,而這種本事是打了很多硬仗之后才能積累獲得的經驗。
一個具有優秀道德品質的人應該具有許多優點,柳傳志認為在“德”里面,最重要的是信譽,他認為:人才的標準首先是信譽。信譽不僅僅是品德,還有能力。人才的訓練和培養永遠是在“賽馬中識別好馬”。
人們常說:“天底下最容易掙的是錢,最難掙的是信譽。”用句通俗的話說,錢無非是掙多掙少的問題,靠技巧和力氣就可以掙到。而信譽則要靠內在的品質與德行,它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達成的,需要不斷地修身養性,不斷地反省提高。
聯想集團年輕的副總裁郭為曾說,這是一個充滿競爭的年代,企業與企業在競爭,人與人在競爭,他所有的資本就是經驗積累和信譽積累。的確,作為總經理來說,信譽是一種資本,而且是一種“比金子還貴重”的資本。有了這個資本就可以聚合隊伍,就可以取信銀行、取信用戶。在很多時候,辦企業和做人一樣,實際上是一個永無止境提高信譽的過程。
柳傳志曾多次說過他對自己的兩件事感到滿足。一件事是聯想從小到大,凡是他向中國科學院、電子工業部領導做過的承諾他都做到了。有些事在承諾當初人家未見得一定堅信不疑,尤其是在聯想規模還很小的時候,但是這些柳傳志都一步步做到了。1994年聯想人就擠入了世界電腦板卡供應商的前列。1995年年底,國家決定投資909工程,希望聯想能夠承擔芯片的設計和銷售,聯想集團常務副總裁李勤不斷地向電子工業部主管部長陳述,以聯想的實力接受這樣的任務還有很大壓力,但部長堅持認為這個任務非聯想莫屬。柳傳志很看重這樣的信譽,他覺得人每做一件事,都是一次信譽積累的機會。所以他要求自己的部下也必須這樣做,說出去的事情就必須做到。不能喊出一個高分,最后真打牌卻打出低分。柳傳志非常厭惡這種人,他鼓勵自己的部下用行為從公司掙信譽。
事實上,當一些年輕的干部通過一件件事情贏得信譽之后,柳傳志對這些人都會有一種偏愛。在聯想集團,已經有32歲的年輕人就擔任年營業額近10億元的事業部總經理,具有運作兩三億資金的權力。1991年,柳傳志曾經一度與自己的部下大談特談“信與不信”的問題,當時許多人不以為然。只是到后來,部下才理解柳傳志是在用這樣的方式建立自己的信譽,同時也告誡別人重視建立信譽的問題。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們國家有種風氣,就是從國營企事業單位脫胎出來,一些資本較少的新型企業會因為強烈的積聚資本意識而不愿承擔向主管上級單位繳納利潤的責任。聯想集團從來沒有這樣做過,從不拖欠一分錢。
我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大學》就有“財散則民聚”的觀點,后來被引申為“財散則人聚,財聚則人散”,大意是說企業家要會賺錢,還要會花錢,柳傳志深諳其中的奧妙。中國現在已掀起企業創名牌的熱潮,名牌是一種信譽,企業家的信譽也是商標。
另外一件事是聯想集團與中國銀行的關系。在聯想集團很小的時候,柳傳志開始從中國銀行貸款,先是幾十萬、幾百萬,一直到后來每年三四億的信譽貸款。雙方合作已近十年,不僅在國內,在香港也是緊密合作。對于借貸還錢這樣的規矩人們并不缺乏認識,而在柳傳志看來及時還貸屬于最基本的原則,關鍵是拿了銀行的貸款企業必須真的有發展,這樣銀行才敢貸給你錢,才覺得貸給你錢值得。銀行并不是慈善機構,企業要想得到銀行的支持,還是得有被銀行看中的東西。柳傳志曾經放棄了好幾筆利息很低的國家貸款,原因只是他沒有充分把握將這些錢用好。他認為沒有想透怎么用的錢堅決不能要。
聯想集團沒有三角債,至今聯想的不欠別人的債。與聯想做生意的人都有感慨,不必去催貸款,聯想人會在到期前一天送來。這是聯想的信譽,當然也是柳傳志的信譽。他知道要讓部下堂堂正正做人,光明正大掙錢,自己就必須首先作出個榜樣來,否則上梁不正下梁歪,無法讓自己的思想得到真正的執行。
人無信難立,產品無信難銷,企業無信難存。企業要想崛起、發達、強大,還需從人才的信譽上著手。在這方面,柳傳志無疑是成功的。
文章摘抄于:《中國頂級CEO的商道真經》 作者:劉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