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企業要具有憂患意識,俗話說的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
一個人如果沒有憂患意識,遲早會遭殃;一個企業如果沒有憂患意識,遲早會消亡。
張瑞敏說海爾“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這恰當地說明了憂患意識和思維的重要性。
因為有了憂患意識,張瑞敏反復抓管理、抓重點、抓提高。- 旦發現了什么失誤、漏洞,就抓住不放,認真解決。他給中層、基層管理者講 “木桶理論”,木桶盛水的多少取決于最短木板的高度。抓住了失誤,改正了缺點,就相當于將最短的木板替換成了最長的木板,這樣整個水桶裝的水就多了。
憂患思維,是一種危機情懷,是對企業乃至社會發展前途和命運的自覺關注。憂患思維的增強,能夠引導企業家正視企業發展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認清前進中面臨的挑戰和風險,在順境中把握各種不確定、不穩定因素。
“天下事,成于懼、敗于忽。”企業家只有增強憂患意識,明察面臨的困難,明確自身的差距,才能做到解憂于端倪,防患于未然,消禍于初起。
王嘉廉先生是美國c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著名的美籍華裔企業家。有一-次,一 名記者 在采訪時問他,什么是他最放在心上的事情時,王嘉廉說,最放心不下、惴惴不安的事情是能否為他的員工們全額發出下個月的薪水!
盛大集團的CE0陳天橋先生在回首盛大的創業歷程時說,自己每一年里都承擔 了別人十年的風險。危險,自從盛大創立以來,就一直伴隨著它。遭遇過投資方突然撤資,遭遇過與合作伙伴對薄公堂,遭遇過黑
客的大規模襲擊,也遭遇過競爭對手“舉報”所謂的偷漏....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總裁任正非先生多次強調:“ 我現在想的不是如何去實現利潤最大化,而是考慮企業怎么活下去,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問題。”這話看似低調保守,但仔細琢磨,卻正是一一個有責任感 .
的企業家首先應該具備的智慧。電信是一個競爭殘酷的行業, 世界上的眾多電信公司不是發展,就是滅亡,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任正非經常給所有的員工敲警鐘:“如果有一 天,公司銷售額下滑、利潤下滑甚至破產,我們怎么辦?我們公司的太平時間太長了,在和平時期升的官太多了,這也許就是我們的災難。‘泰坦尼克號’ 也是
在一片歡呼聲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這一天- -定會到來。
大凡那些能夠常青發展的企業都有一種危機經營 的意識,它們都不相信過往的成績,不相信已經占有的市場地位,不相信已經積累下來的資產。它們唯一相信的是未來之 路還會崎嶇不平,必須“如履薄
冰”地面對未來,就像IBM的總裁郭土納先生所說的:“長期的成功只是在我們時時心懷恐懼時才可能 。不要驕傲地回首過往成功的戰略,而是要明察什么將導致我們未來的沒落。這樣我們才能集中精力于未來的挑戰。”
久居太平世界的軍隊必定松松垮垮,沒有戰斗力,而面臨強敵的軍隊反而會因為緊張而厲兵秣馬,從而提高戰斗力。企業家經營企業也要運用這個道理,讓危機感來激發出團隊的潛能,甚至在真正的危機中來鍛煉隊伍。
未來是不可預測的,而人也不是天天走好運的。“未雨綢繆, 善養天機”,-個企業,只有領導者帶頭與整個團隊常居安思危,使得整個團隊具有危機意識、憂患思維,然后苦練內功,夯實基礎,才能從容
面對危機,輕松應對危機,進而把企業做強、做大。
文章摘抄于:《企業家的思維盛宴》 作者:楊健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