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決定深度
兩個學生在讀法典與抽煙的問題。上爭論不休,他們找教授評理。
第一個學生說:“教授,讀法典時能抽煙嗎?”
教授嚴肅地回答:“當然不能!”
第二個學生馬_上問:“ 那抽煙時讀法典行嗎?”
教授答道:“當然可以! ”
為什么同樣的問題,不同的提問方式,結果迥然不同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思維角度的差別。第- 個學生的提問方式會讓人認為是在褻瀆法典,而第二個學生的提問方式則使.人認為學習刻苦??梢?一個人
的思維視角,反映出這個人的思維深度,角度決定深度。
在工作和學習中,由于職業和生活習慣使然,人們的思維視角很容易被固化、鈍化,從而形成一種思維定式,要提高發散思維能力,就必須改變思維視角。
有一家煙草公司,試制了一種新品牌卷煙, 命名為“環球牌”,正準備大張旗鼓推出的時候,卻逢全國性的反對吸煙運動。怎么辦呢?“宣傳香煙”與“禁煙運動”,截然相反的兩回事,兩者之間又沒有共
同點;如何進行宣傳呢?
為了打響自己的香煙品牌,而又不與當前的戒煙浪潮相沖突,該公司的公關人員經過一番策劃,終于打出這樣一條廣 告:“禁 止吸煙,連環球牌也不例外。”
這種視角是一種同中求異的視角 ,即找到兩種截然不相容的東西的某些共同點,然后強調其中的某一部分不同點, 從而達到強調的目的。宣傳香煙和禁止吸煙當然不能相融,但相同點都針對的是香煙,從語
法上說,“連環球牌也不例外”這是重復,但這種重復對商家而言,卻正好達到了其宣傳的目的。
“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還收腦白金”被認為是中國廣告中最爛的廣告詞,但是這個最爛的廣告卻產生了最大的效益。仔細分析這句廣告詞,你會發現有嚴重的語向毛病和邏輯毛病,但是商家就是要達到這
樣一種求異的效果,這恰恰是刻意創造的。當所有人都要去挖金子時,你就該考慮挖煤還是挖別的了,及時轉換思維角度是最關鍵的。
通過類比、聯想、換位等方式,可以更進- -步開闊人的思維視角 。
生物老師正興致勃勃地在講臺上描述非洲野豬的長相,偶爾眼光- -掃臺下, 竟發現多數學生在打瞌睡。
于是老師大為惱火,喝道:
“你們要看著我啊!不看我,你們怎么知道非洲野豬長什么樣子?”
上述案例可以看成是視角遷移,即從一個物體的認識拓展到另-一個物體的認識上去,往往會產生非常該諧幽默的效果。
企業家應該不斷地更新自身的思維結構,不斷地改換思維視角,從而豐富自己認識事物的方法,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
卓越的企業家們經常擔心,公司的管理層人員會出現“視角凝固”的毛病,他們一-旦處在某個位置過久,或取得某項成就,就會總是用同-種眼光看待所有的事物,從而導致創新力不足。這對于企業的持續
發展具有很大的危險性。他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費了不少的腦筋,采用了不少方法,其中一種被稱為“摻鲇魚”的方法頗有新意。
據說,挪威人捕撈沙丁魚,為了提高沙丁魚的存活率,常常在船艙內放幾條鲇魚。鲇魚不停地鉆來鉆去,在沙丁魚中引起摩擦。而沙丁魚被攪得不得安寧,自然萬分緊張,加速游動,因而減少了死亡率。
日本有-家公司,從這個事例中受到啟發。于是,專門從企業外部聘用了一些骨干,充當“鲇魚”的角色。這些骨干年齡25~35歲,思維敏捷、行動利落,觀察問題常常用出人意料的視角。他們來到企業的
各個部門,增強了這些部門的活力,使公司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創新局面。
角度決定深度,-一個人怎么看待事物,就會得出什么樣的結論,只有不斷地改變自己的思路,不斷地變換思維視角,才能多樣化地認識事物,才能促使自身思維的發散,企業家也才能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取得驕人的業績。
文章摘抄于:《企業家的思維盛宴》 作者:楊健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