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3月27日
信息來源:
溫州力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
數字經濟的澎湃之勢,正為溫州高質量發展蓄勢新動能。記者從市經信局獲悉,2019年,我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446.5億元,同比增長12.7%,較全市GDP增速高4.5個百分點,增加值總量占GDP比重達6.8%;全市數字經濟綜合評價指數86.5分,居全省第三,位次較上年前移一位。
當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以數字為代表的先進生產要素正發揮越來越大作用。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全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取得較好的成效。今年,我市將以“培育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集群、打造浙東南數字經濟高地”為主目標,力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
信息化、大數據、數字經濟……后疫情時代,一個個高頻詞正勾畫出數字溫州、數字生活的美好圖景。
智能化改造,企業效能大提升
突如其來的疫情一度打亂了企業生產的腳步,當不少企業主為員工到崗難萬分著急時,浙江中瑞橡膠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森卻不急不慌,還頗有些成竹在胸,“畢竟員工少嘛,機器一開就能基本實現復工。”
確實,相較于大多溫企上千工人的規模,中瑞橡膠49名一線工人讓疫情之下的用工壓力大大減小,與工人少相對的就是機器“多”——3條全自動煉膠流水線開動,使得廠房從4樓的大料投放到1樓的成品產出全都實現自動化。
晴備雨傘、飽備干糧。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因為智能化技改而嘗到甜頭的企業還有不少。
得益于數字化生產線的提前布局,溫州意華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在疫情的沖擊下,來自華為的訂單不僅沒有丟掉,還一舉又拿下3億元的5G產品訂單,粗略估算,一季度,意華股份的訂單將逆勢增加35%。
針對永嘉泵閥行業的調查顯示,投入超500萬元進行智能化改造的28家泵閥企業“抗疫”能力明顯強于普通企業,28家企業總用工需求平均下降38%;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3%;尤其是從2月24日全縣降為低風險后僅用5天時間產能恢復率即達100%,訂單基本沒受影響。
近年來,我市將數字經濟作為重點培育的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突出抓智能制造和企業上云,深化產業數字化“大融合”。以工業互聯網、工業技術軟件化、數字化車間、無人工廠、智能制造等為工作載體,以示范試點為抓手,大力推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建立行業云、園區云、特色云協同發展的云服務體系,推進萬企上云和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
作為制造大市,數字經濟已然成為溫州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路徑”。今年,我市繼續深入推進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全方位拓展數字化應用場景,力爭全年實施智能化診斷服務項目1000個、智能化技改項目1000個,新增應用工業機器人1900臺以上、上云企業10000家以上,工業設備聯網率達到43%。
打開“云”窗口,迎來運營新場景
疫情下,市民蹲守宅家、商鋪暫時歇業,以往逛實體店、面對面購物的消費模式按下了“暫停鍵”,與此同時,線上挑選、線上下單的“非接觸式”銷售成為商家特殊時期不得不采取的“止損”方式。借助淘寶、抖音、騰訊等平臺,實體迅速轉戰線上,于危中尋機。
幾乎在一夜之間,我們突然發現,原來萬物皆可“云”。
作為一家成立25年的傳統鞋企,紅蜻蜓一直靠線下門店獲利。受疫情沖擊,紅蜻蜓線下4000家門店一度全部暫停營業,不但沒有了盈利,還得支付店租、員工工資及其他成本開支,企業承受巨大壓力。反復思量下,董事長錢金波果斷決定把線下門店搬到線上去、搬到社群中去,在線上尋求利潤。
一場“大轉移”就此開始,僅僅用1天時間,紅蜻蜓就在線上建成了網上商城,推出了第三方小程序,同時還啟動了微信會員群,激活線下5000名導購員,全員“云上崗”;2天時間里就在全國組建了近400個200人以上的社群。在啟動全員營銷6天之后,紅蜻蜓離店銷售成績就突破了百萬元,在2月29日銷售額更是達到了214萬元,成功盤活了現金流。
為了把受疫情抑制、凍結的消費潛力釋放出來,3月14日,甌海區打造“3·15甌嗨GO大型云購物節”,區委書記、區長以及商務、經信、農業農村、文廣旅體、經開區等5位部門“一把手”化身“推銷員”和“店小二”,開啟直播介紹甌海的特色商品;同時,30位本土網紅達人,也在現場直播帶領粉絲和消費者線上吃喝玩樂游,截至當天晚上9時,平臺銷售額7313.62萬元。
3月25日,“云上”溫州早茶品牌展成為溫州城里的熱點,通過手機,市民跟隨著專業主播、茶葉專家一同走進美麗的平陽朝陽山茶園,覽茶園美景、看采茶實況、學炒茶技藝、賞茶歌茶舞,還可直接下單買新茶品新茶。
實時“漫步云端”就離不開扎實的基礎支撐。今年我市將繼續夯實基建,要新建5G基站8000個,累計建成10000個以上,基本實現市區、縣城區和工業強鎮5G信號全覆蓋。按照百個應用場景的總體謀劃,啟動實施5G百項應用工程,其中傳統行業5G+智能制造、5G遠程門診、5G遠程B超、5G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5G移動警務、5G智慧教育等6個應用場景要年底前全面上線。作為5G發展的主力軍之一,溫州移動表示將大力推進5G網絡覆蓋,以多網協同保障5G能力建設,打造泛在智能基礎設施;以產業升級為引領融合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助推5G應用發展,助力城市大腦建設。
生活更智慧,無限精彩正到來
云辦公、云招聘、云購物、云上課乃至于云招標、云招商、云審判……后疫情時代,云生活成為新時尚。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各地各部門也紛紛做起云上文章。
3月20日,“智匯溫州·才聚兩區”千企萬崗雙線招才月“空中面試大會”大幕開啟,以遠程對話、在線面談、在線錄用的形式,進行“云上”攬才,至當日下午4:30,首場活動收到簡歷數48871份,開展面試數8215個。
永嘉以網絡直播的形式舉行2020云上世界永嘉人大會,邀鄉賢云上聚、敘鄉情。“云”大會現場還進行了“云簽約”,迦南智能大健康特色產業園等11個總投資達191.3億元的招商項目落戶永嘉,實現“云招商”開門紅。
變“見面簽”為“在線簽”“網上簽”,確保招商引資不停工、不斷線。洞頭以“云簽約”的形式,舉行溫州星空之城、星空島開發項目簽約儀式,助力洞頭經濟建設不停步。
“數字”不僅推動著經濟結構升級優化,改變著生產模式和消費習慣,也在悄無聲息地變革著百姓的生活,為美好生活帶來許多新可能。
昨天中午,在海港大廈上班的小鄭在收到外賣小哥發來的取餐碼后,到大廈門口的智能取餐柜上取到自己的外賣,盒飯熱乎乎的,而且避免了與外賣小哥的直接接觸,“以前常常手頭有工作沒忙好就得急匆匆下樓先取外賣,以后就不用這么著急了,挺好。”
連日來,不少市民發現小區門口多了智能取餐柜、安心自提點,讓收外賣更方便更安心。據介紹,首批100多個“安心自提點”已在全市陸續投用;智能取餐柜在海港大廈、國信大廈、工會大廈等地已率先布局,值得一提的是,外賣智能取餐柜不僅提供了55-65度的恒溫保存功能,每天晚上12點還將自行進行內部紫外線消毒。
“數字”還將給生活帶來更多精彩。今年,我市將扶持網上菜場、線上門店、網上超市、網上家政、網上市場、網上培訓等生活服務類電商發展;加快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在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中的應用等。
來源:溫州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