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4月13日
信息來源:
一塊屏幕引發的職業教育反思 技能直播:可否常態化
“上漿、滑油 、炒制。淀粉攪拌融合,加入油,放入雞精、胡椒粉,再加入一點老抽,再將焯過水的冬筍木耳一起放入……同學們能不能看清?”近日,安徽新東方烹飪技工學校中式烹調高級技師汪幸生當起了“主播”。
汪幸生穿著整潔的廚師服裝,耐心講解魚香肉絲和紅燒劃水的制作過程。作為助手,該校中餐理論教師儲昭龍架起手機進行直播,并根據操作步驟和要點,時不時調整拍攝位置。一人講解,一人拍攝,配合得相當熟練。屏幕那頭,則是該校中餐專業8個班、300名學生。
兩節課下來,整整兩個小時,汪幸生臉上布滿了一層汗珠。有著30年教學經驗的他第一次直播教學,至今已經不下30場。“香椿頭煎蛋餅、麻辣香鍋、紅燒臭鱖魚、劉安點丹等,都直播過了”。
疫情發生以來,學校紛紛開展線上教學,以培養學生“一技之長”的職業學校將技能實操教學“搬”到直播中。教師來到實訓室或在家“還原”場景,通過語言和動作,穿插課件和視頻,講解展示技能教學的步驟和要領。
在線上探索技能教學,效果如何,教學質量如何保證,對職業教育改革有何啟發,疫情之后如何開展,能否代替線下教學?帶著一系列問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進行了采訪。
首次當“主播”,摸著石頭過河
汪幸生介紹,一個多月前就開始忙活,不僅要琢磨備課內容,還要和采購人員溝通購買食材。“每節課的開始,不是立馬上手,而是要叮囑很多注意事項,包括著裝、設備用具、設備檢查、衛生安全等問題,還要求有條件的學生,在家備好相關食材”。
他坦言,技能直播教學的難度在于,要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復雜的做菜技巧表述好。“比如圍繞調色、調味、調香、調鮮等要訣,要保證學生看得懂、學得懂、聽得會”。
“講到抓漿、制嫩工藝,要在切好的肉絲表面包裹一層蛋清和淀粉,鎖住水分,減少揮發,這樣肉絲入口滑嫩。”他向學生比喻道,“這就好比夏天,人身上穿著透氣的、薄薄的衣服”。
“學生想學什么菜,我們會適當安排,疫情期間,還做了百合、春筍、山藥等家常菜肴,不僅讓學生學知識,也給家人帶來食療功效。”讓汪幸生欣慰的是,學生非常認可這種線上教學。
疫情期間,學生“宅”在家,可能會遺忘、荒廢了技能。該校教務處負責人張宏輝表示,在線教理論和技能,不僅讓學生保持學習狀態,還調節學生情緒。“未來,會考慮錄制各個菜系經典名菜的教學視頻,建立在線教育家校合作平臺”。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尹忞強每天也準時做技能教學直播,他的右手邊是木質圓砧板,背后是雙眼灶臺和大炒鍋,直播中的“實訓室”是其父母經營飯店的廚房,經過收拾,一切場景都和學校實訓室相仿。
開始給“東坡肉”配菜時,尹忞強挑起一塊3斤左右的豬肉,在鏡頭前仔細介紹每一部分肉的作用,時而停頓,盯著對話框,生怕錯過學生的問題。直到同學回復“好”“看到了”,他才繼續操作。
第一天線上教學結束后,尹忞強才發現了直播軟件還有連麥功能,第二天,同學們剛“坐滿”直播間,他就連線了烹調184班的同學,課堂留言互動瞬間多了起來。
有學生問,淮揚名菜文樓漲蛋和炒雞蛋有什么不同?尹忞強就專門展示了文樓漲蛋氣孔豐富的橫截面,以及菜品的松軟和酥脆,“這是它和炒雞蛋最大的區別”。
“尹老師,昨天教的東坡肉的做法,有一點沒看清,改刀后,肉皮應該是朝上還是朝下呢?”一天早上,學生趙一鳴在家做午飯時遇到問題,隨即私聊了尹忞強。他打開直播聊天群,發現做飯的同學正接二連三“曬”著自己的作品,自己感到很有成就感。
記者了解到,技能教育中,線上教學一般適用于操作程序、環節清晰、直觀的技能,且適合技能的基礎教學階段,同時,教師用來輔助實操的設備、場景也不復雜,易于實現,便于學生在家中操作、模擬和練習。
網上直播,絕非“一播了之”
“能不能看見,我手里拿的這個黑色橡膠是干嗎的?”“判斷損傷面,要先用手摸,再看顏色,再測量。”……
記者走進合肥磨店社區高教基地內的安徽萬通高級技工學校,該校新能源汽車、汽車電器、整車養護、智能網聯等專業課程老師正在進行直播教學。他們有的對著電腦屏幕,有的拿著手機,在實訓室和器械、工具中穿梭。
據介紹,該校教師每天上、下午各一節直播課,一節課45分鐘,留15分鐘發言互動,教師會階段性開展線上測試。同時,建立家校互通機制,直播前,班主任提前和家長溝通,家長會將學習情況發到班級群。
“平時線下教學,學生們聚在一起觀看,很多步驟都一目了然,而線上教學更累一些,要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該校教務處主任王明洋介紹,直播結束后,老師會針對某個項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布置作業。比如,拆裝輪胎工序,課后作業就是讓學生把順序、操作步驟、技術關鍵點、技術參數寫一遍。
“線上教一遍可不夠,等到開學后,還會讓學生拿著直播課的作業,再對著工具實際操作一遍,相當于復習。”王明洋感慨,線上技能教育,要多方聯動才能效果最大化,班主任、老師、班長,甚至家長都要參與進來。
甘肅省平涼市軌道運輸職業培訓學校校長王繁榮也認識到,“在直播中引入場景教學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課堂質量把控也是關鍵”。
該校近日針對軌道交通、學前教育等多個專業開展線上理論和實踐教學,平均每節課學習人數達2118人次。
記者在直播中看到,軌道交通專業的教師在模擬列車車廂里進行操作教學,包括上車、報站、安檢、特殊人群服務等環節,其中,老師分別扮演旅客、安檢員、乘務員等角色。有一位學生家長在評論區留言:“通過這個實訓教學,我都瞧明白了規范的作業流程。”
王繁榮介紹,在教學質量反饋方面,相關人員時刻關注線上人數,并時不時“抽查”,請家長拍攝學生看直播的照片;課后,老師還會要求學生在家實踐,錄制視頻“交作業”。
“形體禮儀、安檢實訓、報站要求等實訓很適合直播,教師可以反復、形象地示范動作,讓學生理解并消化。但課下,學生還要不斷反思、鉆研、創新,才能真正做到熟能生巧。”王繁榮說。
盡管各校在教學質量控制上都想盡了辦法,但是不少職業學校負責人仍向記者表示,“部分老師線上教學經驗欠佳,課堂監管工作有一定難度,難以保證每位同學都認真上課,這是當前亟待破解的‘痛點問題’。”
線上領進門,修行在線下
安徽萬通高級技工學校副校長廖光宙認為,在線教育打破時空、場地限制,提高教育覆蓋面,只要學生有興趣,愿意聽,都能參與,有助于激活教學資源。“尤其在學生實習、實訓期,雖然不在學校,可以穿插線上教學,及時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
同樣,在王繁榮看來,當下的疫情只是職教改革的“催化劑”,希望日后,網絡教學可以常態化、規范化、科學化。
他特別指出,伴隨著高職擴招,職業院校的就讀群體將發生變化,會有更多的社會人士加入,利用線上教學正好可以解決教室不夠、教學時間不好協調之類的現實問題。“只有打破物理空間和觀念壁壘,才能讓更多的人獲得更優質的職業教育”。
事實上,線上技能教學正在飛越校園的圍墻,面向全社會,互聯網教育的“共享”效應凸顯出來。2月下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發通知,疫情期間,支持各地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
連日來,主題為“大師教你學焊接”的線上公益直播課在“技得”App上線。“手工電弧焊、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鎢極氬弧焊工藝……”專家通過“ppt授課+實操場景演示”的方式,讓學生清晰、直觀地了解焊接工藝的實際操作,同時,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冠軍寧顯海隨時視頻連線,在線答疑解惑。
此公益直播課發起人、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技術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建設焊接協會常務副會長劉景鳳感慨,忙活了兩周多,終于將焊接教學“搬”到線上,“沒想到這么‘火爆’,一開始以為,能有幾百人看就不錯了,后來關注人數達5000多人,不僅是在校學生,社會上想學技能的人都來看了。”
劉景鳳認為,相對于線下教學,線上教學的精力投入要高出幾倍,不少老師提出,如何讓一節網課輻射更多的學生,并實現多頻次的傳播,應該解決。相關部門應當搭建學習平臺,統一課程體系,實現課程資源“共享”,這樣可以提高在線教育的“投入產出比”。此外,教學大綱、教學標準、課程設計、考核目標等方面都需要整合并軌,才能讓在線直播課程可持續化發展。
“技術專家、技能專家、理論專家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各有建樹,在政府部門主導下,專業組織、行業協會有效參與,把他們‘粘合’在一起,讓最強的人提供最好的教學內容和經驗。”在劉景鳳看來,影響力有了,學習渠道更加便利,網課一定能惠及更多學習者。
線上教學無疑值得期待,不過采訪中,很多職教界人士也表示,從職業教育發展趨勢來看,線上技能教學會起到一定輔助作用,但不可完全替代線下教學。
劉景鳳認為,一部分操作技能可以在線上教授,但實操練習必不可少。比如,焊接教學講究師徒間的言傳身授,焊接的位置、角度、方法等經驗,只有現場手把手指導才更精確有效。“就好比飛行員在模擬艙里練習,駕駛技術再好,也需要去空中實際練習。”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從技能入門到成長為技能大師,光了解操作原理和步驟還遠遠不夠。”她同時建議,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教學,學生課后都要不斷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掌握一門技能的要求和規則,再不斷訓練、強化、優化、創新,并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以應對在工作、生活以及比賽中可能出現的難題和考驗。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