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浙江省設立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地方分中心
“以前,海外知識產權糾紛對我們來說是個大難題,有時候連幫忙打官司的人都請不到,耗費的時間和金錢更是不可估量。”4月13日,得知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地方分中心落戶浙江,杭州郎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國芳表示,這對浙江中小企業是件好事,今后應對知識產權糾紛更有底氣。
日前,中國(浙江)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中國(寧波)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設立為第一批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地方分中心。全國首批共設立10家,浙江獲批兩家,數量位居全國首位。
海外知識產權糾紛處理周期長、成本高,如果缺乏專業人員指導,中小企業一旦牽涉其中往往無路可走,只好選擇妥協。2019年,我省共立案查處涉外知識產權侵權糾紛案件4000余件,其中浙江企業多為被告并敗訴。
地方分中心最大的優勢是專家庫,它的成立解決了海外維權“專家難找”的問題。“分中心就像一個‘共享大腦’,凡是企業遇到與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有關的問題,都可以在這里尋求幫助。”中國(浙江)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不僅可以在這里直接獲得糾紛案件業務指導,如遇難題還可以通過地方分中心與國家指導中心的協調聯動機制,共享全國專家資源。
據了解,地方分中心僅省級層面的專家庫就超過300人,由行業專家、知識產權專家和律師組成,其中不乏經驗豐富的長江學者、資深律師。行業專家占三分之二,由龍頭企業研發人員、科研院所專家、省內外高校教授等組成,涉及行業主要為新能源、信息技術等知識產權糾紛高發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隨著企業走出去的腳步越邁越大,知識產權保護必須跟上。”省市場監管局專利監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共享大腦”還將幫助浙江企業強化海外知識產權布局,全面提升省域知識產權保護治理能力和水平。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地方分中心的設立有助于提高浙江省企業“走出去”“走上去”過程中的知識產權風險防控意識和糾紛應對能力,強化企業海外知識產權布局,降低海外知識產權風險,全面提升區域知識產權保護治理能力和水平,為浙江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支撐和保障。
該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浙江省新獲批的分中心將依托現有技術資源、人才隊伍等優勢,建立與國家指導中心協同的資源共享、信息報送、協調聯動和培訓指導等機制。此外。該中心將優化整合多方資源,建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與協助機制,重點做好涉外知識產權糾紛信息收集與報送、糾紛案件業務指導、知識產權風險防控培訓與宣傳等工作。
(文章來源:來源: 浙江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