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4月15日
信息來源:
原標題:我省3個設區市、42個縣(市、區)獲首批一星平安金鼎—— 堅定不移走好新時代的平安之路。
在浙江,有一座象征著“平安”的鼎。4月14日,這座鼎現階段的最高獎項——一星平安金鼎首次頒發,3個設區市以及42個縣(市、區)成功“問鼎”。根據規定,只有連續15年獲得平安市或平安縣(市、區)的地方,才有資格被授予一星平安金鼎。
平安浙江既是為“重要窗口”展示形象、增光添彩的重要方面,也是建設“重要窗口”的基礎樁、硬底線、加分項。16年來,平安浙江建設一步步走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獲首批一星平安金鼎的市、縣(市、區)表示,一定要扛起“重要窗口”使命擔當,堅定不移走好新時代的平安之路。
(圖片來源:騰訊新聞)
聚沙成塔
持之以恒與時俱進
翻開平安浙江建設的成績單,嘉興、舟山、麗水一直是“優等生”:自2004年我省作出平安浙江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以來,這3個設區市每年都獲評平安市,也均首批捧得平安鼎、平安銅鼎、平安銀鼎、平安金鼎和一星平安金鼎。
這3個地方有共同的特質:持之以恒、與時俱進。在建設平安浙江之初,我省就清醒地認識到,建設平安浙江、構建和諧社會,是一個動態變化的發展過程、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絕不是憑一日之功、一時之力就可以實現的,更不是一勞永逸的。
不斷創新平安建設的具體機制和方法,對于獲首批一星平安金鼎的3個設區市和42個縣(市、區)來說是常態。在前期做好平安建設的基礎上,麗水于2014年出臺全省首個“三年平安計劃”,按照“三年一計劃,一年一方案”開展平安建設。從當年9月起,每月15日,麗水市、縣、鄉三級黨政和部門領導都會收到一張“三色預警”平安報表:做得好的標綠色,不到位的標黃色,應高度重視的標紅色——這一在全省首創的平安報表管理法,使問題隱患一目了然,隨后被各地借鑒應用。
自2005年起,我省每年通報表揚并授牌平安市、縣(市、區),對連續3年達到平安市、縣(市、區)的,授予平安鼎;對連續6年、9年、12年、15年達到平安市、縣(市、區)的,分別授予平安銅鼎、平安銀鼎、平安金鼎、一星平安金鼎。
截至目前,我省已有8個設區市、69個縣(市、區)獲平安金鼎。在嘉興、金華,所有縣(市、區)都已獲得平安金鼎。“為進一步激勵地方,我省在平安金鼎之上升級了星級平安金鼎。”省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今年頒發首批一星平安金鼎,之后能持續保持‘平安’的,每3年還會再上一個星級。”
以民為本
發動群眾依靠群眾
在平安考評中名列前茅的地方,一大共性就是以人民為中心開展平安建設。
“東海漁嫂”,是53萬舟山女性的代名詞。她們身兼數職,既是衛生監督員、文明勸導員、漁業安全員,也是糾紛調解員、消防安全員、危房巡查員。從陸上到海上,“東海漁嫂”“瀛洲紅帆”“海上娘舅船”等群眾團體不斷涌現。當地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到社會治理中,2019年舟山群眾安全感滿意率達98.88%,位列全省第一。
嘉興經濟發達、交通便利,流動人口較多。以桐鄉市濮院鎮為例,當地有幾千家毛衫生產企業,外來人口數量遠遠超過本地人口,消防、治安壓力大,但全鎮網格員和眾多熱心村民組成“民情聯絡員”隊伍,走街串巷解民憂、謀民利,使該鎮信訪量、消防接警量實現大幅下降。
獲得一星平安金鼎的地方,尤其注重及時回應群眾的新訴求。
前不久,紹興市柯橋區一名居民遭遇假冒電商客服,就在她快要把銀行驗證碼告訴騙子的時候,一個勸阻電話打了進來,成功止損。這個電話來自柯橋區反詐騙中心,中心工作人員每天守候在電話機旁,與電信詐騙犯“搶時間”。
金華市婺城區新獅街道動員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治理,細化公安、高校、街道、社區、房東、留學生志愿者等六方責任,在境外人員服務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區里還因此成立了兩支留學生志愿者隊伍,已開展涉外服務千余次。
在平安建設中,這些地方通過成立平安類社會組織開展聯防聯控、群防群治,護航居民小區、企業商圈,充分調動群眾力量,最大程度促進共建共治共享。
深耕基層
探索全域社會治理
16年,5000多個日日夜夜,不能出一件平安考評“一票否決”的事項,奪鼎難度可想而知。
總結平安建設成績突出的市、縣(市、區)經驗,牢牢抓住基層特別重要。
這些天,安吉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群眾矛盾糾紛的治理模式,受到全國關注。面對群眾投訴舉報和化解矛盾多地多部門反復跑的難題,這里將“多中心”集成為“一中心”,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切實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
基層是感知社會需求最敏感的觸角。杭州市臨安區探索在黨建“領和”、社會“協和”、多元“調和”、智慧“促和”、文化“育和”、法治“守和”的“六和”框架內,構建多元、分層、遞進的信訪和矛盾糾紛解決機制,完善“一中心四平臺一網格”基層治理體系,規范提升全科網格建設,深入推進全域社會治理。
寧波市海曙區統籌各類資源,形成政府推動、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平陽縣堅持把鎮街作為基層治理的關鍵一環,實現機制下沉、力量下達、關口下移、風險下降;衢州市衢江區拆除村莊圍墻打造景觀墻,黨員聯戶走訪形成“民意收集本”,打通基層民意通道;三門縣根據當地實際打造一批亮點項目,全力防控各類風險……
向著新目標,我省各地正對照更高要求,筑牢基層基礎,堅持長效機制,在不斷解決矛盾和問題的過程中確保長治久安。
來源: 浙江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