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4月22日
信息來源:
“負油價”,浙江如何應對?專家認為機遇與挑戰并存
美國時間4月20日,紐約原油期貨價格的5月原油期貨價格創下了歷史新低,且跌至了負值,最后收盤時單日跌幅超過300%,收于-37.63美元每桶。面對美油史上首次“負油價”,浙江應如何應對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新情況?
“對我省復工復產來說,影響較大的是成品油價格而不是原油價格。”永安期貨高級分析師袁照認為不必過分解讀這一輪WTI原油暴跌。盡管如此,原油期貨價格波動卻也實實在在影響著企業的預期和布局。
記者從浙北一紡織產業集聚小鎮的企業中了解到,當地多家坯布生產企業正在抄底買進大量化工原絲。在他們看來,國際油價已經到達底部,接下來將逐漸回暖。因此,他們希望在油價低位時多儲備一些原料,為三季度、四季度全球疫情回暖后的行情做儲備。有的企業則持完全相反的觀點:因為海外疫情的影響,國際原油需求的回升也需要一定周期,因此原油價格的底部還沒有到來。此時抄底還為時過早。因此,盡管他們工廠在近期獲得了一筆不小的貸款,但并沒有打算將其用來采購低價原料。
“近期國際原油期貨價格的波動或將持續,企業或個人介入都要充分評估。”南華期貨能化分析師顧雙飛表示,目前我國的經濟正在有條不紊地恢復,國內的成品油消費已經逐漸恢復到正常水平,而其余化工品的需求雖然仍受國外疫情的影響,需求恢復尚需時日,但總的來說情況較國外好很多,汽柴油、瀝青等油品需求正在大幅回暖。不過,全球總體原油需求依舊沒有改善的跡象,供需結構失衡依然嚴重,投資者仍不能盲目樂觀。
浙江國際油氣交易中心總經理助理汪如朗告訴記者,4月全球原油需求同比減少2900萬桶/日,在供應方面,目前OPEC+達成的減產協議僅減少了每天970萬桶。這兩者之間的巨大差距,必然引發庫存進一步攀升和原油期貨價格的繼續下行。而持續低油價,對國內的原油倉儲業務發展來說是一個機遇。
對此,省自貿辦有關專家表示,低油價會增加國家原油戰略儲備的意愿,而浙江自貿區擁有豐富的原油倉儲資源,可借此機遇爭取將更多國家儲備石油存儲到自貿區,在這樣的環境下,浙江自貿區要加快爭取開展石油儲備體制改革試點。
專家表示,在國家層面支持引導增加國家石油儲備的情況下,支持浙江自貿區油品倉儲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積極爭取國儲資質及資源;同時,繼續爭取自貿區企業的原油非國營貿易牌照,同時爭取增大區域內原油保稅罐的規模,方便本地企業借此次油價波動機遇以及區域內豐富的原油倉儲資源開展期現聯動交易,做大浙江自貿區原油貿易,并有效提升浙江自貿區原油儲備規模。
低油價帶來機遇的同時,也給舟山的保稅燃料油加注業務帶來巨大挑戰。業內人士分析:一方面,對于沒有采取庫存浮動計價的中小加注企業來說,跌價必然帶來更大損失;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航運需求下滑,掛靠中國沿海港口的外籍船舶減少,市場加油業務量大幅下降。
來源: 浙江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