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4月26日
信息來源:
不要試圖消滅或否認恐懼的存在,而是溫柔接納
恐懼,源自于人類生存的本能,也是集體潛意識的一部分。尤其是在遠古時代,人類的防御能力不比當今,強烈的危機意識,幫助了我們的老祖先得以代代存留至今。
恐懼,也激發了人類的驚人創造力。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的房子普遍都設置有火警感知器,這樣的科技發明,正是因為人們害怕房子會突然失火,導致身家財產全都付之一炬。
基于恐懼所帶出來的行為模式,并沒有錯。爭議的部分在于“合不合時宜”?最快的檢驗方式就是,看看自己對于當前事件的認知跟反應是否合理。
例如有些人曾經在感情中被背叛過,日后只要碰到條件類似的對象,即使心動也不敢投入新感情,因為害怕再度受傷。也有人會干脆選擇一個條件不符理想,但至少“感覺”比較安全的對象來交往。
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相信每個人也或多或少都曾在感情中受過傷,造成恐懼。一般來說,負面經驗發展出來的“恐懼響應模式”,會讓人對感情變得更為謹慎,這是好事。但若因此影響到擇偶標準,則又顯得太過了,顯示這樣的模式已經不合時宜,需要進行調整。
照理說,在決定要不要跟新對象交往之前,通常會先相處一段時間,再從中評估彼此是否合適;但對于一個曾經被背叛過的人來說,光是跟對方相處看看,就是一個很大的冒險。拒對方于千里之外的結果,就是可能因此錯過一次幸福的機會。
另一個可能引發恐懼的因素是:自我概念低落。通俗一點的說法是,沒自信。
一個自我概念低落的人,往往看不見自己的好。即使從客觀條件來看,相貌堂堂,工作、學歷、收入等也都很不錯,仍主觀認定自己不夠好。甚至因此延伸出許多非理性思維,像是覺得自己配不上誰、沒資格當誰的好朋友、不配過更好的生活。
放眼生活周遭,還真有不少人根深蒂固地認為,自己是天生的勞碌命,只要日子稍微過得平順或優渥一點,便惶惶不安。為了撫平內心的認知失調,只好無事生事,不斷在生活中給自己制造難題,以便符合原先的自我概念。
文章摘抄于:《一只貓的生活意見:不要和你自己一般見識 》 作者:魏棻卿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