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4月30日
信息來源:
職場上,哪有什么“穩定”(2)
我相信在未來,跳槽的頻率會越來越高,而跳槽的風險和成本會越來越低。一是因為基于生存的壓力會越來越小,工作的意義很少是為了解決溫飽地活著,更多是為了探索人生價值的意義。尤其對于現在的“90后”,時間已經證明,“90后”不是“腦殘”的一代,更不是垮掉的一代。他們對于人生,對于職業,有著自己的判斷和姿態。如果覺著一份工作沒有提升價值,不有趣,不能滿足自己的成長和價值觀,可能說不干就不干了。當年的我們太保守,太扭捏,而他們更無所顧慮,更敢想敢做。和他們聊天,總有種過不了多久,我們這些老人家要給他們小后生打工的深深焦慮感——世界是他們的。
最近開始接觸創投圈,接觸了很多有想法的“90后”,他們好些都是從投行、咨詢、500強、體制內跳出來自己創業,做一番事業的。問原因,有些說是感覺自己原來的崗位太老氣了,太無聊了。或者當他們覺得碰到職場晉升的天花板后,并不選擇耐心地熬著,而是直接出來。既然不能up,那就主動out唄,大有一種“老子不陪你玩兒”的霸氣感。
哪有什么穩定,奢望什么歸屬,我們都是一座城市里的孤島,我們是自己的島主。
“雇員制”會暗淡,“合伙制”會發光。未來招人,除了用薪水外,一定要畫一張大餅,構一片藍圖,建一個平臺,說只要你有能力,就使勁耍吧。
有人說,公司不可能消失。大家在一起辦公,效率更高,溝通更好呀——額,這也不一定吧。
從溝通的角度,電話會議、視頻會議確實比不上面對面溝通更加直接和有效。但另一方面,說白了,現在大家的時間都被互聯網工具碎片化了,也就是所謂的碎片化生存。如今的我們很難找一整塊時間,完全不受外界干擾。我自己印象中,能有這種時間的場合——往往是在飛機上的幾小時。所以我雖然經常飛,卻并不反感在飛機上的“無聊”時光,反而特別珍惜這段萬米高空平流層的與世隔絕。上面沒有Wi-Fi,沒有信號,沒有社交(除非旁邊人找你搭訕)。在一整塊時間里,你可以安靜地碼字(我確實好些文章都是在空中碼完的),或者心無旁騖地看一部電影,或不被打擾地讀一本書。
而在公司里,表面上是有八個小時,但辦公室的八卦,社交軟件的往來,都會不定時地切斷和耗掉整塊工作時間。而且上下班來回的時間,也是另一種時間上的損失。我相信未來上班時間會變得越來越彈性和靈活。未來更多崗位的需求和設置,是以項目、以KPI為驅動,而不是以上班時間來衡量。
另一方面,工作和生活的場景分界線正在變得越來越模糊。有可能晚上一個人在家辦公的效率,比白天一堆人在辦公室效率還高。而且現在辦公是無固定場景的。有電腦和手機的地方就能辦公,在家里書房,在小區星巴克,在酒店,在動車上,在飛機上——任何時間,任何地點。
文章摘抄于:《優秀的人,都敢對自己下狠手》 作者:陳立飛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