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4月30日
信息來源:
舒適區終有一天會毀掉青春(1)
心理學研究中關于人對于外部世界的認識,分為三個區域:舒適區、學習區和恐慌區。
在舒適區我們得心應手,每天處于熟悉的環境中,做在行的事情,和熟悉的人交際,甚至你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對這個區域中的人和事感覺很舒適。但是這樣的生活,無疑是溫水煮青蛙。
在北上廣這種繁華都市,搞廢一個人的方式特別簡單,給你一個安靜狹小的空間,給你一根網線,最好再加一個外賣電話。好了,你開始廢了。
以自己為圓心,自己的手為半徑,開始畫個圓。你會發現所有需要的東西,都在這個圓圈里。
這個圈,叫作舒適區。
今年年初,我一直在全國各地出差,回到北京,見到一個許久沒見的朋友,一起去KTV唱歌,他剛剛被公司解雇。我問他,一個月沒見,最近忙啥呢。
他說,沒忙啥,待著呢。
我問他,啥叫待著。
他撓了撓頭,說,我也不知道,就覺得時間好快,這一個月啥也沒干就過去了。
旁邊的朋友在創業,整天焦頭爛額,于是問,啥意思,還能有這種狀態,一個月不知道做了什么?我要給你點一首歌《時間都去哪兒了》……
他說,滾。
我說,其實我特別能理解你,你這個月是不是覺得自己過得特別無憂無慮,恨不得連電話都想丟了。
他說,電話還是得要的,不過每次電話響起確實還是有點緊張,總覺得自己安穩的小世界要被打破啦。
我點點頭,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贖》里說,這些墻挺有意思,一開始你抵觸它,然后你習慣它,最后你不得不依賴它,這就是institutionalization(體制化)。
人有一種習慣,就是總喜歡在舒適熟悉的環境待著,這種“舒適區”一旦建立,你就會變得無比依賴,慢慢地愛上周圍的墻,戀上這舒適的小屋,從而不愿意飛出去看看,怕看到外面熙熙攘攘的世界。
其實舒適區本身沒問題,就像家一樣,溫暖舒服,每個人都有。但如果家的力量太強,你放棄了去外面看看的夢想,是挺可惜的。我們都有過想出去看看然后被爸媽叫停的時刻,但大多數堅持出遠門的孩子,也沒有忘記過回家的路,回家后,不僅眼界開了,知道世界變大了,明白自己渺小了,最重要的是,他們開始著手下一次旅行的計劃了。
看,他們的舒適區,就這么變大了。
我想起另一個朋友,她畢業后去了一家國企上班,每天朝九晚四,日子像上了發條一樣,有規律無意義,只有周末,才像被賦予了靈魂一樣,一番打扮后逛街約會去了。
我跟她聊過舒適區,她告訴我,我這才不是舒適區,我可是每天都要按時工作的,而且我從來不遲到不早退,很規律很努力的。
我說,那工作一年了,感覺到自己有什么變化嗎?
她想了想,說,你別說,好像還真沒有。
其實,舒適區分為兩種,一種是成天無所事事,另一種更可怕,因為很難意識到,就是無意義有規律的循環。而后者,更是許多人的生活狀態:看起來很努力,看起來很累很忙,不過是無意義地循環著,這樣的生活,過著只會覺得舒服,卻沒有本質性的變化。
文章摘抄于:《你要么出眾,要么出局 》 作者:李尚龍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