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5月09日
信息來源:
農村電商,拼流量更要拼質量
“熟透了的木瓜,如同雨后的清新草木味,夾著一絲香甜”“瓜肚子大的木瓜是最好吃的”……坐在電商直播間里的“主播”是云南河口縣縣長,她賣力吆喝,悉心講解,半個小時就吸引65萬多位網友圍觀,80多噸木瓜銷售一空。
為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對農產品銷售的不利影響,最近,不少地方干部走進直播間,為當地特色農產品代言。新穎的銷售方式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埋單——安徽碭山縣長賣掉了14萬斤碭山酥梨;廣西樂業副縣長直播兩個多小時賣掉4萬斤沃柑。據統計,拼多多“市縣長助農直播間”一個多月售出農產品800多萬斤。
不斷攀升的銷售量讓很多人點贊。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人心生疑問:網友的新鮮勁兒能否持久?農產品電商能不能一直火?
這樣的擔憂不無道理。這些年,農村電商取得長足發展,2019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3975億元,全國農村網商突破1300萬家。但也應看到,農村電商發展還面臨不少挑戰。比如一些地區尚未實現快遞進村,冷鏈物流有堵點,生鮮農產品運輸難,一家一戶分散經營,標準化生產推廣難等等。
地方干部直播帶貨固然能帶來熱度和流量,但最能打動消費者的,歸根結底還是產品品質和客戶體驗。疫情防控中,在線購物深受歡迎,也為農產品電商帶來發展新機遇。領導干部走進直播間,臨時客串帶貨“主播”,應急助力農產品銷售;走出直播間,更要長久謀劃,抓住新機會,促進農村電商發展再上新臺階。
農村電商涉及生產、包裝、倉儲、物流運輸、售后服務等方方面面,交通、物流基礎設施薄弱,人才、資金等要素短缺,是不少農村面臨的困境。各地可將鄉村振興、脫貧攻堅與發展農村電商結合起來,集中資源補上這些短板。而在信息通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電商主體培育等新課題上,更應提前謀劃,大膽探索,在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上予以保證,統籌城鄉發展,補上農村信息化短板。
發展農村電商,要看“網上”也要看“田間”。電商市場競爭激烈,唯有品質過硬才能持續發展。各地應引導農業經營主體直面市場,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立足特色資源,尋求錯位精準,解決“種什么”;推廣標準化生產,提高科技含量,解決“怎么種”;發展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打造品牌,解決“怎么賣”。把農業全產業鏈與互聯網深度融合起來,才能真正促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充分釋放鄉村發展新動能。
更好發展農村電商,不僅考驗地方干部“帶貨”技能,更考驗化危為機的治理能力。順勢而為,長短結合,科學應對,就能讓一根根網線連接城鄉、對接產銷,讓更多農產品飛出大山,豐富千家萬戶的餐桌,鼓起億萬農民的口袋。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