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5月15日
信息來源:
甘肅:一大批貧困農民就近“上班”
今年,甘肅決定在計劃開發3萬個鄉村公益性崗位基礎上,再開發2萬個臨時鄉村公益性崗位,并將實施范圍重點向8個未摘帽貧困縣、395個未脫貧貧困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和其他貧困縣傾斜。
---------------
“轉移就業已成為貧困家庭脫貧的重要渠道,勞務收入已成為貧困地區群眾收入的主要來源,就業扶貧帶動脫貧的效應越來越明顯。”在日前召開的全省就業扶貧工作推進會上,甘肅省省長唐仁健表示。據統計,目前甘肅省已脫貧的128萬戶534.5萬人中,務工收入占總收入一半以上的貧困戶占71%、貧困人口占76%,未脫貧的人口中超過七成要靠務工實現收入達標。
只要就業穩,收入就能增。為此,甘肅將穩就業列為重中之重、急中之急。
一大批貧困農民實現就近“上班”
地處黃土高原腹地,甘肅省會寧縣常年干旱少雨,貧困面大、程度深。在會寧縣郭城驛鎮五有綠色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這幾天,51歲的農民鞏興民正在大田洋蔥育苗基地忙碌著,“雖然辛苦一些,但心里美滋滋的”。
“每年的土地流轉費和務工費都是收入,成了穩定‘拿工資’的人,徹底改變了靠天吃飯的局面。”以前鞏興民自己種地,每年要操很多心,各種花費也不少,自從加入了會寧縣五有綠色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以來,他給合作社流轉了7畝土地,還成了合作社的一名長期務工人員,“每月都有固定收入,脫貧致富有底氣”。
今年以來,會寧縣在堅持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把勞務輸轉作為當前穩定就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舉措。開春以來,讓農民復產復工有崗位,確保正常的勞務收入,成為會寧縣穩就業的重要著力方向。
近期,隨著農民專業合作社及時復工,在會寧農村,像鞏興民這樣,就近就業“拿工資”的人還有不少。除了遍布各鄉鎮的合作社,“扶貧車間”“扶貧工廠”也在全縣生根開花,吸引著一大批貧困農民實現了就近“上班”。
在會寧,以促進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就近就地靈活就業為目標,扶貧車間優先吸納貧困人口就業,有效帶動了貧困人口穩定增收。開春以來,廈門金富鑫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會寧分公司扶貧車間一派繁忙,車間復工后,隨著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該車間就近吸納了46名易地扶貧搬遷安置農民就業,每人每月能拿到2600元工資。
由于疫情影響,外出就業崗位緊缺,部分農民外出務工受阻,脫貧成果鞏固面臨挑戰。面對外出就業務工崗位緊缺的情況,會寧縣積極對接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拓展向天津輸轉勞務空間。經協調,天津市和平區以“1+6”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協議為準則,征集招聘就業崗位,積極開展網上招聘,為會寧農民工提供就業崗位。
天津市愛瑪電動車公司多方拓展就業崗位,吸納會寧縣建檔立卡貧困戶赴天津市就業;針對會寧務工人員狀況,天津市和平區積極對接市內一些大型企業,提供就業崗位,為打贏脫貧攻堅工作奠定勞務收入基礎。
為確保外出務工人員安全復工,會寧縣實行點對點、門對門式的直達運送方式,連續組織二十多批務工人員包車從這里集結,奔赴全國各地就業。“疫情無情、人間有愛,疫情期間,縣上為外出務工人員統一免費包車,測量體溫,實現了出得了家門、進得了廠門。”外出務工人員張宗謙說。
會寧縣還組織各勞務公司利用多媒體渠道,隨時與用工單位對接,為返崗人員提供“一站式”保障,為脫貧攻堅加油鼓勁。據介紹,今年一季度,會寧縣累計輸轉城鄉富余勞動力5萬余人,實現勞務輸轉開門紅。
對重點群體實施就業幫扶
阻斷代際貧困,教育是重要手段。在西部貧困地區,大學生能否順利就業,關乎扶貧成效。開春正是大學生求職黃金期,面對疫情影響,甘肅高校及時啟動特殊時期春招工作,各顯神通促就業,努力幫助大學生找到理想的工作。
疫情暴發后,蘭州理工大學及時研判2020年就業工作形勢,迅速啟動就業應急工作。2月1日,下發了《蘭州理工大學關于做好2020屆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對校園春招期間就業工作作出安排。
網絡應聘給大學生求職者展現自身“軟實力”帶來不少困難。同樣,也給就業輔導員精準推薦畢業生與就業單位接觸帶來不小挑戰。面對這些新情況,材料學院輔導員楊文婷和她的同事在線上成立就業工作室,及時、準確地為畢業生分單位、分地域、分崗位、分學生類別推送就業信息,幫助他們了解就業形勢。
“僅僅做就業信息的‘搬運工’遠遠不夠。”楊文婷通過學生感興趣的線上方式進行就業指導,利用抖音平臺開展不同主題的直播,“面對面”幫助學生轉觀念、指導學生網簽、傳授網上面試技巧。
充分利用已經建成的智慧就業中心平臺,蘭州理工大學線上線下同步開展就業工作。2月21日,在全省高校率先舉辦了首場網絡視頻雙選會。隨后,還舉辦了土木工程類、材料機電類、能源化工類、財經外語文理類、綜合類、研究生專場等分行業、分專業、分層次的網絡視頻雙選會。截至4月13日,該校共舉辦線上雙選會8場,線上專場宣講會21場,吸引崗位需求總人數3萬多人。
針對西部生源較多,該校還全面實施了重點群體就業幫扶,通過建立未就業畢業生臺賬,以班級為單位實施網格化管理,推行“一生一師一策”幫扶措施,全面加強建檔立卡、零就業家庭、少數民族、殘疾學生、“兩州一縣”生源、入伍復學學生及湖北籍畢業生等重點畢業生群體的精準幫扶。截至目前,蘭州理工大學建檔立卡等六類重點群體畢業生就業率為59.56%,高出全校平均就業率5.79個百分點。
為了盡可能降低疫情對就業的影響,甘肅省政府及時出臺政策促就業,于近日下發了《關于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切實做好穩就業工作的若干措施》,明確提出大力促進就業的9個方面33條具體措施,指導各地穩就業。
據悉,今年在原計劃開發3萬個鄉村公益性崗位基礎上,甘肅決定再開發2萬個臨時鄉村公益性崗位,并將實施范圍重點向8個未摘帽貧困縣、395個未脫貧貧困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和其他貧困縣傾斜。目前,2萬個臨時鄉村公益性崗位人員已經上崗,3萬個鄉村公益性崗位要確保在4月份人員全部上崗。
來源: 中國青年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