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5月20日
信息來源:
讓更多人學會地震時“教科書式撤離”
5月18日21時47分在云南昭通市巧家縣發生5.0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面對地震,巧家一中、二中的師生們沒有慌亂,大家先是第一時間躲在書桌下,隨后依照平時演練,有序撤離。學生頂教科書護頭分成兩排,1分鐘不到就有序撤離了教室。
近年來發生的地震事件中,一些學校屢屢上演“教科書式撤離”,令人刮目相看。2018年11月26日,臺灣海峽發生6.2級地震,廈門有強烈震感。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到中學,廈門很多學校都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全體師生普遍2分鐘內就在操場集合完畢,沒有發生任何爭搶踩踏事故。去年12月19日,四川內江資中縣突發5.2級地震,內江市威遠縣鳳翔中學一段事發時學生們躲在課桌下避險的視頻在網絡熱傳,老師的臨危不亂和學生的機敏表現贏得網友的點贊。
“教科書式撤離”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學校重視防災教育,加強逃生演練。只有把平時學到的自救常識用于實踐,師生們才能從容不迫地應對突發災害。目前巧家縣教育局官網上,還能找到去年3月25日巧家一中開展地震消防應急演練活動的一篇報道:當警報響起時,學生們立即雙手抱頭,迅速蹲在就近的課桌下面或旁邊;當第二聲警報響起,同學們分別從教室的前后門序次順序撤離教室,按照安全疏通路線有序地跑向樓梯口;逃離過程中,用書本等物品護住自己的頭部,彎腰低頭,防止被墜物砸傷……可以說,巧家一中師生在此次地震中的表現,近乎完美地復制了當時的演練內容,充分體現了防災安全教育的成果。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除了現代火山活動外,地球上幾乎所有的自然災害類型在我國都發生過。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后,我國將每年5月12日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集中開展各類防災減災宣傳活動,以及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演練,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不過,與學校對學生的防災教育相比,公眾的防災減災素養還有所欠缺。
比如,去年6月17日晚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地震,重慶震感強烈,然而沙坪壩區一小區7位居民選擇坐電梯逃生,結果被困在電梯里。除了乘電梯逃生外,跳樓逃生也是錯誤的逃生方式。事實證明,從3層左右(9米以上)的高度往下跳,一般情況下死亡率超過95%。正確的做法是暫避到廚房、廁所等小跨度房間,震后再迅速撤離。
我國《防震減災法》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公民防震減災意識,提高全社會防震減災能力。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應加強對本單位人員的地震應急知識宣傳教育,開展地震應急救援演練。新聞媒體應當開展地震災害預防和應急、自救互救知識的公益宣傳。在為學校“教科書式撤離”點贊的同時,我們還應看到對比之下公眾防災意識和能力存在一定不足。
鑒于此,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各司其職,切實做好防災宣傳和應急演練,只有“教科書式撤離”不止步校園,讓更多人掌握防震抗震自救救人的知識技能,災害造成的損失才能降到最低。
來源:北京青年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