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5月21日
信息來源:
利用村級文化活動中心提升留守兒童素質
全國人大代表黃久生:要充分利用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全面提升留守兒童綜合素質
央廣網北京5月20日消息(記者王晶)至今,55歲的黃久生雙手掌心仍留有老繭,這雙手曾握著鐮刀收割過水稻,搬起過數不清的磚塊。過去一起摸爬滾打的工友們只知道他是“全國農民工的好榜樣”,但幾乎沒人能數得清老黃到底有多少“頭銜”。
他是來自河南的建筑隊長,承建項目問鼎魯班獎;他還是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而在眼下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又多了一個新稱謂——河南一家服裝廠的“新廠長”。“帶領工人們轉產隔離衣,跟我干建筑是一樣的,不單要看建筑主體的粉刷,質量更要重于泰山,來不得半點馬虎。”黃久生說。
在黃久生看來,當一名人大代表也同樣如此。今年全國兩會,他仍關注基層農村領域,所提議案、建議聚焦農村留守兒童。
實際上,一直以來,留守兒童相關問題備受關注。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出現了大量的剩余勞動力。為了生計,他們紛紛走向城市,進而出現了大批留守兒童。據《中國兒童福利與保護政策報告2019》顯示,截至2018年8月底,全國共有697萬名農村留守兒童,96%的農村留守兒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隔代照顧。
近些年,黃久生在調研中關注到,有關政策出臺后,各地扎實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留守兒童在學校尚能受到全面的教育,但是一到周末和節假日,他們難以得到全面健康發展的問題就暴露無遺了。
黃久生具體向記者解釋,父母不在身邊,老人滿足不了留守兒童在心理、學習、德智體美勞等教育上的需要,如何利用周末和節假日讓留守兒童得到安全健康有效的教育?怎樣讓國家的教育方針在留守兒童身上同樣得到落實?要通過社會的關愛來填補家長不在身邊的空白,通過社會的關愛讓他們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和希望。
“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不僅是鄉村治理的迫切需要,更是促進農村家庭和諧乃至社會穩定的需要。”因此,黃久生建議,根據目前的國情,在過去的脫貧攻堅和文化活動建設期間,各村都建設并投入運行了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它是群眾教育、文化、娛樂的陣地,要有效利用這個陣地,建立農村留守兒童的村級活動場所,以鄉鎮為主體,各村提出針對所轄村留守兒童的綜合教育計劃,政府解決活動期間必要的經費,鄉村負責制定計劃,鄉村志愿者積極參與活動。
黃久生直言,要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心理輔導、各類文體活動、公益活動等,彌補周末和節假日留守兒童心理、學習等方面的空白,讓孩子們參與其中、樂在其中、育在其中,全面提升孩子們的綜合素質,確保其心理和身體健康成長。
來源:央廣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