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5月28日
信息來源:
理解男女間的差異(1)
男女有別。這里強調的不是差別而是差異,是從生物學角度源于遺傳因子、腦荷爾蒙、腦細胞、神經傳達物質等的差異。這就造成了男女行為及心理上的差異。另外,還有來自社會和環境的差異。
據說女嬰吃奶的時候,吸一口,然后看著媽媽的臉,能吃很長時間;而男嬰一般是猛吸一陣,快點吃完了就睡覺。男女從兒時起就有如此大的差異。女人一般語言能力出眾,而男人則空間感較強。
女人的語言能力主要集中于左腦,右腦中雖然比左腦容量要少,但兩者相互協力合作,使得語言能力出眾。所以女人擅長對話交流,從事的工作和語言相關的職業為主。男人大腦中和語言相關的部位并不發達。
但是男人右腦前部有四處擔當操控空間感的內容物。女人的此部位卻并不發達。所以男人大多從事與空間相關的職業(建筑、數學、物理),或是體育比較優秀。空間技能是在頭腦中想象物體的形態、層次、坐標、比率、運動和位置等的能力。
從小,男孩子就比較喜歡事物,而女孩子更喜歡人。所以女人更適合服務、人文社會等與人相關的職業,而男人更適合事務型的工作,如電腦、科學等職業。
男女差異數不勝數,其中有來自遺傳因素的差異。假如男女同時迷路的話,男人一般會四處轉著找路,而女人一般會詢問路人。如果說男人因為在原始時代起經常打獵,所以能更好地看清遠方,更容易集中目標;那么女人防御性則較強,更容易看清周圍的情況。這是由于在長時間的歷史演變中男人主要從事打獵,而女人主要從事采摘果實、樹葉,這種分工不同的差異而造成的。簡而言之,男人擅長看清遠方,而女人擅長看清周圍。
這種男女的差異在對話方式中也常體現出來。男人一般用報告式的表達方式,而女人更傾向于情感式的交流。男人一般以展現自己的能力和身份為重點,而女人一般想要與對方情感互動,或是以強調情感為方向。
男人喜歡夸耀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以此來展現自己強大的競爭力,感受其帶來的優越感。就某項問題進行對話時,一般急于說出解決之道,這是展現自己能力的方式。
一般情況下,大家都認為女人比男人講的話要多得多。但是,在某個把男女組成一個小組的調查中,卻意外發現男人比女人的話更多。另外,對大家熟知的女人更傾向于打斷他人的話語的認知,在此調查中,也顯示為男人更容易打斷對方。當然,關于這個調查結果,也有人指出其研究方法存在不當之處。
在意識表達中,男人使用的語言中經常會包含下流和攻擊性的惡言惡語,也喜歡打斷他人話語,或者自言自語。而女人傾向使用溫柔善良的話語。另外,當同時處于興奮狀態或是發生激烈爭論時,男女毫無差異地都會顯示出與平時不一樣的對話模式。現把從調查中整理出來的幾項男女差異,羅列如下:
女人是為了結下關系并維持這段關系而進行對話,對對方的見解會表現出肯定的態度,力求與其步調一致。而男人是為了解決問題或保持自己的支配力而進行對話,所以肯定性的反應比較少,而抽象性的一面更強。
女人在對話中一般吐露自己的私生活比較多,她們喜歡長時間集中在一個主題或把對方引入到自己談論的話題中。而男人相對于個人關系或與情感類問題有關的私生活,更喜歡討論,對話主題也經常改變,而且喜歡把對話的主導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女人雖然也行使對話主導權,但比起展示自己的能力或社會地位,更注重以友情為基礎。男人喜歡在對話中進行競爭或統治,并維持自己的優越地位。
男女通過一定的規則和對話法進行談笑。此時,男人一般強調自己的社會地位或獨立性,女人則強調個人的親密感和連帶感。因此,男女之間在對話時產生誤會和矛盾的情況很多,一不小心,還可能引發口水戰。
所以男女在一起交談時,首先要理解相互之間的差異。男人不可以總說帶有攻擊性的言語,或總是想要使自己處于優越的地位來支配對方。女人不能過于感性化,或為了強調親密感而偏離對話的主旨,丟棄話題的核心。雙方要互相關懷及尊重,盡量不要偏離對話的主題。
文章摘抄于:《動人心扉的對話法》 作者:韓 尹治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