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6月04日
信息來源:
管理能力的不足削弱了執行的力度
導致“中國企業”執行不力的第三個原因便是管理層能力的不足。按說,能晉升到管理層的中高層領導成員都能力超強,否則憑什么得到上司的認可。
但從我們常見的晉升通道而言,晉升者一般都是因為某方面專業能力的突出而得到擢升與常識的。如,營銷人員的個人業績突出,被提升了區域經理、營銷總;車間工作人員的工作認真負責,被提升成了車間主任、生產總監等等;培訓專干被提升成了人力資源總監。
如此種種,他們都是某一領域內的佼佼者,但他們職位升遷的同時,往往還停留在原來的專業能力層次上,并沒有迅速地進行身份的轉移——他已經變成了管理者,需要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他的工作不再是做孤膽英雄,而需要靠管理別人產生崗位價值。
從基層到中層的定位變化,你不能只對自己負責了,你還要對自己的部門、團隊負責,要想辦法激發每一個人的工作熱情和積極主動性,做好團隊的時間管理、目標管理等等通用管理,讓這支團隊為企業創造最大的價值。搖身變成企業的管理者之后,能力的側重不僅是專業能力,更多的是管理能力,但目前“中國企業”的管理能力普遍不足,尤其是技術出身的領導者,都是重技術輕管理。
這時候,管理層通用管理能力的普遍不足,使得企業戰略無法執行、落地、實施了,由此就造成了一個團隊、一個部門執行力的下降,進而影響到了企業的綜合實力的提升。因而,對管理層通用管理能力的加強與培訓已經變得刻不容緩了。
知,而后行。探究的意義就在于改變,所以,“客觀已經是客觀了,再強調客觀意義已經不大,重要的是如何改善這個種客觀”。
文章摘抄于:《全盤執行力》 作者:郭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