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6月10日
信息來源:
拓展新用途,開辟新商機
人們經常給自己設置思想的牢籠,認為產品只有在某些固定場合才能使用,殊不知只要稍微改變一下產品用途就可以開發出新市場。例如,中國海爾開發的洗地瓜的洗衣機、洗大袍子的洗衣機、洗油的洗衣機、假日冰箱、學生可以當作寫字臺的冰箱。
同樣的產品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用處。隨著產品功能不斷增加和延伸,手機將成為許多場合離不開的終端設備。當你需要通話時,手機就是電話;當你需要導航時,手機就是導航儀;當你需要拍照時,手機就是相機;當你需要付款時,手機就是信用卡;當你需要通過海關時,手機就是護照;當你需要看病時,手機就是心電儀、超聲波;當你需要睡覺時,手機可以播放一段催眠曲;當你遇到危險時,手機還可以一邊報警一邊發出阻嚇聲響。
如果企業執著于從不同用途思考產品研發,就會找到具有“顛覆性的創新”型產品市場。就像iPod、iPad、雙屏電視、折疊顯示屏、觸摸屏智能手機一樣。當然,這需要“顛覆性的創新”思考。
例如,改變“衣服只能穿”的觀念,發展陽光、風力儲能服裝;改變“腕表單一計時”的觀念,發展腕表光能、風能儲能充電功能;改變“高溫烹飪”的觀念,發展低溫真空烹飪;改變“看病一定去醫院”的觀念,發展遠程診斷和遠程治療;改變“看病一定要去大醫院”的觀念,發展“一人醫務室連鎖系統”。總之,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企業一定要在改變中創造新用途、新產品、新市場。
美國人羅伯特?克羅克,在中國參觀展會,看到一個能夠隨意伸縮捏成各種造型,也可以當手鐲的橡皮筋。我們通常把橡皮筋當成辦公用品,捆綁一些小型物品如名片,并沒有思考它是否有其他用途。而羅伯特認為,既然橡皮筋可以變成不同的造型,孩子就有可能像喜歡玩口袋怪獸卡片那樣瘋狂地愛上它。
回到美國,他注冊了Silly Bandz,他請設計師對橡皮筋進行了局部改造,使其更適合佩戴。一包橡皮筋4.95美元,他堅信可以發展成為年銷售額一百億美元的大生意。
2008年夏天,他啟動了官方網站,開始充分利用社交媒體營銷。他在Facebook上建立的官方頁面吸引了上百萬狂熱的粉絲,他在YouTube上發布了2000多個有關橡皮筋手環不同玩法的視頻。Silly Bandz很快成為風靡全球的時尚飾品和玩具,連好萊塢明星也紛紛佩戴這種橡皮筋首飾出席不同的場合。2010年,這種橡皮筋的銷售額為1億美元;2011年,銷售額上升到2億美元,如今還在不斷增長。由此可見,羅伯特的成功在于發現了產品的新用途、新的市場空間。
文章摘抄于:《麻煩就是需求:難題就是商機》 作者:盧根鑫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