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6月12日
信息來源:
企業任務的確定應當考慮以下基本要素
明確企業任務
任何企業的存在都是為了完成一定的生產和經營任務,離開了這些任務,企業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企業任務的形成可從社會和企業兩個角度予以認識。
從社會的角度講,企業具體所執行的生產和經營任務是根據社會發展的總需求,在企業利益機制的驅動之下,通過市場競爭,對社會生產的總任務加以具體分工而形成的。每一個企業所執行的生產和經營任務,通常應當與其所追求的利益相一致。如果企業能找到對其利益實現更為有利的生產和經營任務,就要放棄眼前的任務而去執行更為有利的新任務。
從企業的角度講,企業任務的確定一般應當考慮以下五個基本要素:
1、企業歷史
企業生產和經營的歷史狀況會使企業在某一領域形成自己的特征和優勢,如生產、技術方面的優勢,市場聲譽方面的優勢或是營銷渠道方面的優勢等等。企業自然應當根據自身特定的優勢來選擇企業的任務,因此必須同時尊重自己的歷史。
2、管理者偏好
管理者心理狀況會影響對各種各樣市場機會的評價。
3、市場環境
各種政治、經濟、社會、自然因素的變化都可能導致社會總需求在數量和結構上發生變化,使企業執行某種生產和經營任務的利益和風險也發生相應的變化。
4、企業資源
企業選擇其生產或經營任務時必須充分考慮資源的可能性,考慮企業的人力、財力、物力是否能同所選擇的任務相適應。從現代企業的角度來看,人財物的資源中還包括了技術資源的因素,因為先進技術的應用可使同樣的資源產生出成倍的效益。
5、企業核心能力
企業應當尋找出其具有相對優勢的某種核心能力(在資本、技術、成本、資源或是環境方面的獨特優勢),揚長避短,選擇那些自己具有獨特經營能力或相對優勢的生產和經營任務。
企業任務體現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同時,它限定了企業尋找可行性市場的范圍。企業的任務報告應告訴企業內的每個成員,讓他們知道這是什么企業,并把任務分配到各部門。一般來說,企業的任務應包括:保證企業目標的統一性;提供激發企業各種能力的方法;制定資源分配標準;形成企業的良好風氣;知人善任,重用那些有能力、有主見、能把握企業方向、實現企業目標的人;打破機構限制,把任務盡快分配到實際工作中去;將企業目標轉化為具體指標,以便對成本、時間和工作效績進行評估和控制。
明確企業目標
文章摘抄于:《落實要到位 關鍵看結果》 作者:北京汪中求細節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