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7月23日
信息來源:
全球科技巨擘競逐萬億美元太空經濟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日前動用火箭將一顆韓國衛星送入軌道,此次發射進一步降低了發射成本,同時刷新了發射載具重返太空最短間隔的世界紀錄。近年來太空產業日趨升溫,低成本高速度搭建衛星互聯網成為全球業界競爭焦點之一,各國紛紛加大資金和技術投入,力求搶占市場,奪得先機。
資金涌入太空產業
SpaceX一直致力于盡可能多次回收利用火箭配件以降低發射成本。該公司最新成功發射衛星的亮點在于成本得到進一步削減,火箭發射升空后,火箭整流罩的兩個部分均通過回收船順利回收,并可重復利用,此后每次發射預計可減少約600萬美元(約10%)成本。此次發射還打破了由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保持35年之久的世界紀錄——發射載具重返太空最短間隔。
在載人航天方面,SpaceX即將參與整套宇航員往返的任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里登斯汀日前宣布,NASA與SpaceX將聯合執行8月1日搭載兩名宇航員返回地球的航天任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商業乘務計劃提供了資金并指導了龍太空艙的開發,SpaceX也參與其中。從成本看,SpaceX的龍飛船2號單座成本已降至5500萬美元,大幅低于美國之前宇航飛船單座上億美元的成本。
受到SpaceX技術成果和應用的鼓舞,許多產業資本正在涌入太空產業。
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和三菱日聯銀行、三井住友銀行、瑞穗銀行日前決定共同出資82億日元(約合7600萬美元)援助和扶持火箭和人造衛星等太空開發工作。
日本政府近日通過《宇宙基本計劃》修訂案,這標志著日本未來十年太空計劃正式形成。未來十年,日本航天產業市場規模將從當前的約1.2萬億日元擴大數倍。日本將改變過去航天事業政府主導模式,放寬民間企業參與限制。
商業航天的廣闊前景也引起了資本市場的興趣。行業資訊公司BryceSpaceandTechnology統計顯示,2019年全世界初創商業航天公司的投資總額達到57億美元,同比增長60%。美銀美林此前發表研究報告稱,未來30年,全球太空行業規模至少達到2.7萬億美元。
衛星互聯網成競逐焦點
當前,各方競逐太空經濟,衛星互聯網成為重點布局領域。亞馬遜等科技公司宣布斥巨資參與,與SpaceX展開正面競爭。
亞馬遜公司規劃了擁有3236顆衛星的太空互聯網項目“柯伊伯”,并得到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主席的支持。亞馬遜曾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表示,它計劃分五個階段發射“柯伊伯”項目衛星,每顆衛星的設計壽命為七年。目前第一顆“柯伊伯”衛星的發射時間尚未確定。
OneWeb公司也是衛星互聯網界的主要參與者之一,盡管因財務危機宣告破產,但英國政府注資的重組計劃讓市場重燃熱情。在注資聲明中,英國商務大臣表示,該交易表明了英國在全球舞臺上的雄心。截至目前,OneWeb已發射74顆衛星,公司計劃在2021年完成第一階段648顆衛星部署,最終目標是實現1980多顆衛星的全球星座部署。
作為衛星互聯網的前沿布局者,SpaceX計劃在2019至2024年期間,在太空搭建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借助這一網絡從太空向地球提供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SpaceX計劃通過12批火箭發射任務,將720顆“星鏈”衛星送入軌道。在完成這一階段任務后,公司希望于2020年晚些時候為美國北部和加拿大的客戶提供“星鏈”服務,2021年開始將服務范圍覆蓋全球。
截至2019年12月底,全球在軌衛星數量為2218顆,未來十年內預計數量將擴大十倍,增量部分將主要來自低軌通信衛星。
中國業者搶占制高點
在國際資本和科技公司大舉投入衛星互聯網產業的同時,中國業者也正抓住時機搶占競爭制高點。業內人士稱,低軌衛星是衛星互聯網產業鏈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我國雖然起步稍晚,但趕上了近五年加速發展階段,差距可以通過政策紅利和資源整合等措施彌補。
衛星互聯網被納入“新基建”范疇后,業界受到鼓舞。小衛星全產業鏈服務商九天微星創始人兼CEO謝濤認為,受“新基建”政策催化,未來三至五年,中國互聯網衛星行業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百公斤以上通信衛星的批量化生產將成為行業剛需,地面終端及應用市場正蓄勢待發。
相關衛星互聯網項目在國內資本市場也獲得較高關注度。九天微星日前獲得了航空工業中航資本旗下基金中航產投及北京國富資本領投的B輪融資,河北唐山和四川宜賓兩地政府基金也參與其中,涉及資金2.7億元人民幣。
與SpaceX和NASA合作模式類似,中國民營企業也選擇與“國家隊”合作。據謝濤介紹,九天微星通過資本運作、聯合技術攻關、產業鏈合作等多種形式,已與中國科學院、航天五院、航天八院、中國信通院、科工火箭公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多個單位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掌握微小衛星總體設計研制、關鍵載荷研發與星座組網核心技術以及衛星互聯網、物聯網等核心技術,在未來三年至五年內實現商業化運營與盈利。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