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8月03日
信息來源:
新能源車企準入門檻進一步放寬
從工業和信息化部了解到,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主要對三方面進行修改,進一步放寬了新能源車企準入門檻。
對于此次修改《準入規定》的決定,工信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負責人解讀道,隨著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為更好適應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需要,進一步放寬準入門檻,激發市場活力,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對《準入規定》部分條款進行修改。
具體來看修改內容,一是刪除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有關“設計開發能力”的要求。為更好激發企業活力,降低企業準入門檻,刪除了第五條以及《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審查要求》等附件中有關“設計開發能力”的相關內容。
這意味著,原先一些沒有設計開發能力的企業,現在也將被允許生產新能源汽車。
二是將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停止生產的時間由12個月調整為24個月。《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辦法》(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50號)第三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生產企業連續兩年不能維持正常生產經營的,需要特別公示。《準入規定》關于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特別公示的要求應與其保持一致。
三是刪除有關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申請準入的過渡期臨時條款。過渡期臨時條款主要適用于《準入規定》實施前已獲得準入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產品,要求其在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間遵守有關過渡性規定,目前過渡期已經結束。
同時,根據上述條款的修改,《決定》對《準入規定》的部分附件作出相應修改。
7月23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能源已經成為引領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力量。工信部制定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目前規劃已經上報國務院,下一步將加快發布。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全球領先,產銷量連續五年位居世界首位,累計推廣的新能源汽車超過了450萬輛,占全球的50%以上。與此同時,產業配套環境也不斷優化,全國已累計建設充電站3.8萬座,換電站449座,建設了各類充電樁130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55.1萬個,私人樁74.9萬個。”辛國斌介紹道。
此外,辛國斌表示,工信部擬進一步發布實施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的行動計劃,準備在公交車、出租車,城市物流車,包括環衛的清掃車等方面,進一步推動電氣化。同時,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的下鄉活動,加大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力度。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準入管理規定》不再要求企業的設計能力,但發改委關于汽車產業投資管理的有關規定仍設有對企業設計能力的要求。而隨著國內外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變化,新能源汽車市場活力得到激活,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競爭也將進一步加劇。
四部門:有序放開新能源汽車代工生產
7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民銀行聯合發布的《關于做好2020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明確,修訂和發布《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0年版)》,放寬市場準入試點,持續破除市場準入隱性壁壘。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使更多領域的外商投資能夠享受稅收等有關優惠政策。有序放開新能源汽車代工生產,推動自檢自證,實行品牌授權試點。
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