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8月17日
信息來源: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讓網絡“吃播”更健康
熱氣氤氳的米線、外皮金黃的炸雞、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溢的灌湯包……一名主播端坐在鏡頭前大快朵頤,屏幕上飄過無數“看起來太好吃了”“我也想嘗嘗”的彈幕——這就是近年來在網絡直播和短視頻領域異軍突起,備受網友尤其是年輕網民歡迎的“吃播”。
但是,誘人的美食和火爆的“吃播”背后,也存在著不容小覷的浪費現象。
8月11日,央視新聞在報道中指出,現在某些自媒體流行的所謂“大胃王吃播”的消費導向令人擔憂,與全社會倡導建立節約意識、減少食物浪費,完全背道而馳。
中國傳媒大學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王四新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談及一些吃播主播“假裝吃了,實際上鏡頭一切換又吐了,然后再重新吃”的做法,認為這是“典型的浪費行為”,不僅損害身體,還誤導受眾,有關部門和平臺應該加以規范、強化管理。
央視批“大胃王吃播秀”極端浪費
一直以來,以美食為主題的綜藝節目、紀錄片等頗受網友歡迎。隨著網絡直播熱潮的興起,“吃播”這種將美食與直播結合在一起的表現形式也應運而生。在“B站”點開“吃播”標簽,其下已經收錄57萬個視頻,總觀看量超134億余次。
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吃播”中突出重圍,一些所謂的“大胃王吃播”劍走偏鋒,以夸張的食量吸引受眾的眼球。一頓飯吃完四個全家桶、一次性吃下13斤拉面、一個人挑戰20斤龍蝦……鏡頭前那些“大胃王”的超大食量,其實背后的操作是吃完催吐,再通過剪輯達到博人眼球的效果。
“吃常人不敢吃、邊吃邊吐等浪費糧食、丑態消費的‘吃播’都應當叫停。”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網絡新媒體研究室主任、教授孟威對人民網記者說,這不僅造成浪費、誤導價值觀,對于主播個人來講,也不利于身心健康,還可能觸及環境、動物保護等相關法律法規。
央視在8月11日播出的新聞節目中直接批評以食量為賣點的“吃播秀”,指出現在自媒體流行的所謂大胃王直播是食物浪費的極端案例。節目內容引發網絡熱議,不少網友紛紛留言,對央視的“批評”拍手稱快,“吃播可以,但不要吃了還吐出來”“很多主播吃了吐,吐了吃,不就是在浪費糧食么”“這種以‘量’博眼球的吃播應該制止”“很多都是嘩眾取寵,真應該管管這些主播了”。
“糧食問題關系到國計民生,任何浪費苗頭都不可助長。‘大胃王吃播’一味宣傳快感和滿足,催生新的糧食浪費和消費主義傾向。”孟威指出,媒介批評起到了辨別是非、引導全社會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建立文明消費觀的作用。
在王四新看來,“吃播”之所以跑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吃播”作為一種商業行為,“必須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才能獲得流量、進而變現,那就要想著法子、變著點子來吃,一般的吃法吸引不了人,那就用‘不一般’的吃法來吸引人,比如說大胃王吃播,讓大家以為他能吃很多很多。”王四新說,越有網友覺得你奇特,覺得你的吃法“與眾不同”,可能就越會吸引他們的關注,這樣的關注反過來又促進了這種畸形套路的發展,“這些既需要相關部門加以規范、監管,也需要平臺加強內容審核”。
多家網絡平臺增加提示、開展整治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不僅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也是全社會一直以來倡導的優良風尚。央視關于“大胃王吃播”誤導消費、浪費嚴重的節目播出后,在網上引發討論并受到各方廣泛關注,話題#央視批有的所謂大胃王吃播浪費嚴重#閱讀量高達9.7億。
孟威說,反映積極健康內容的“吃播”真人秀無可厚非,可以展現美食魅力、豐富人們文化娛樂生活。但畸形“吃播”展示存在嚴重違反常識、過度娛樂化、炫耀式消費等問題,需要予以治理和防范。
8月13日,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發表文章《厲行節約杜絕浪費理性吃播》,提示各會員企業進一步加強直播內容管理,特別是要重點關注以美食類為主要內容的直播,加強引導樹立正確的飲食消費觀,堅決禁止在直播中出現假吃、催吐、獵奇、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以及其他鋪張浪費的直播行為。同時也提醒廣大美食類主播,追求刺激,過度娛樂,博取眼球,舌尖浪費等行為不可取。“推薦美食,分享快樂,適度適量方能行穩致遠。”
抖音、快手、斗魚、B站等網絡直播和短視頻平臺也紛紛在第一時間開始自查自糾。目前,在B站以“吃播”“大胃王”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時,第一條就是醒目的“珍惜糧食,合理飲食”提示字樣。抖音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浪費糧食的行為,一經發現,平臺將在第一時間按違規程度進行處罰。在抖音搜索“大胃王”等關鍵詞時,會置頂提示用戶“珍惜糧食,拒絕浪費,合理飲食,健康生活”。快手相關負責人也回應稱,一旦發現用戶創作中有暴飲暴食,以假吃、催吐、宣揚量大多吃等方式博眼球的行為,將根據情節嚴重程度,給予刪除作品、關停直播、封禁賬號等處罰,平臺堅決反對餐飲浪費,倡導勤儉節約,請大家合理膳食,杜絕浪費。
作為國內相對活躍的社交媒體平臺,在微博上搜索用戶時,會出現多名賬號中含有“大胃王”等關鍵詞的美食主播。8月13日晚間,微博社區發表公告表示,近日將對以量大多吃、食量驚人為噱頭,以假吃催吐為手段吸引流量的視頻和直播進行限制,并會根據具體情況對相關內容采取刪除、停止直播、禁言和關閉賬號等處置措施。“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站方呼吁廣大用戶樹立珍惜糧食的理念。同時也要求所有‘吃播’博主為推廣正確的飲食消費觀念做出自己的努力。”
健康、文明的“吃播”才是應有之義
當下,各類網絡直播節目不斷涌現,“吃播”的門檻相對較低,做一個“吃播”主播也比較簡單。而“吃播”在年輕網友中流行,孟威分析認為,當前瘦身減肥流行,通過“吃播”引起飽腹感是一種替代性心理滿足方式。此外,“吃播”在一定意義上還承載了治愈的功效,“主播邊吃邊聊能夠緩解觀者孤獨,發揮出陪伴性社交作用。”孟威說。
獨自在一線城市打拼的“90后”網友小娟,最喜歡觀看的“吃播”就是家鄉美食,“讓我在遙遠的地方也能感受到家鄉的味道。”她表示,結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后,經常在晚飯時間觀看“吃播”,主播邊吃邊聊的陪伴和飄過的彈幕評論,讓她感覺“是在和朋友們一起聚餐”。
“中國是一個飲食文化非常豐富和發達的國家,我們對食物有著更為復雜、多樣的烹飪手法、進食流程與展現方式,也對食物的做法、吃法等賦予了更多文化層面的意義。”王四新認為,正是借助互聯網,這種具有豐富文化內蘊的活動得以更加便利地展現,吃播類節目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間,也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目標人群,從而獲得了更大的生機和活力。
經過幾年的發展,“吃播”也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一個鏡頭一桌菜”,一些主播已經憑借獨特的個人風格和言之有物的點評,成為了小有名氣的“美食家”。他們有的走街串巷,探訪鮮為人知的美味,有的在直播間推薦精挑細選的食材,承擔起幫助生產者脫貧致富的責任……王四新表示,如今的“吃播”不僅僅是個人興趣的展示,而成為了一個很大的市場。“主播們可以通過獲得受眾關注,實現流量變現,所以就有源源不斷的動力把直播持續性地、規律性地做下去。”
正因市場廣闊,對主播、受眾和平臺來說,讓“吃播”在健康、合理的軌道上發展,才是最佳選擇。“吃播需要法律法規的剛性約束,需要新媒體平臺切實擔負起責任,也有賴于播主自律與廣大網民的理性自覺。”孟威認為,“吃播”要制止浪費、守護文明,生動傳達出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而不是通過鏡頭去“演戲”、圈流量卻不顧文化旨趣的跑偏。
“‘吃播’通過互聯網進行傳播,不僅是一個信息傳播和分享的過程,也是一種行為方式倡導的過程,”王四新也指出,“吃播”必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不能欺騙、誘導、誤導網友,要回歸本源,倡導正常的、審美的、合理的“吃”,分享健康的飲食習慣和良好的餐飲文化,也只有這樣的“吃播”才能做得有意義、“紅”得更長久。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