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8月27日訊 一邊是年產值8.4億元的支柱產業,一邊是全縣的生態環境,孰輕孰重?面對這個關系到子孫后代生存的選擇題,三門縣政府用叫停全縣所有醫化企業的方式,毅然選擇了后者。
叫停所有醫化企業,引進的也不例外
金明藥業是三門縣唯一一家中國和西班牙合作引進的醫化行業項目。今年8月1日開始,三門對全縣所有醫化行業進行停產整頓,就連這樣的合作引進項目也不例外。
日前,記者來到金明藥業時,偌大的廠區里空無一人,各種各樣的化工設備已經全部停止運轉,與往日的繁忙相比,顯得格外冷清。
而在另一家醫化企業——三門華麗醫藥化工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廠區的大門緊閉,倉庫里堆滿了化工原料,幾個留守的工作人員正聚在一起聊天,他們告訴記者,這里已經停產快一個月了。
“廠停了,損失會很大嗎?”記者問。
“損失嘛當然有啦!”工作人員回答。
對于縣里的強硬做法,各個醫化企業表示理解。
醫化企業停產,老百姓叫好
據了解,去年整個三門醫化行業的生產總值達到8.4億元,是全縣五大支柱產業之一。對于如此重要的產業,三門縣為什么會下此重手,叫停全縣12家醫化企業呢?
在距離金明藥業不遠的一個名叫方蘆村的小村莊里,記者找到了答案。
“過去這里的環境怎么樣?”記者問。
“每天晚上都臭得不得了。”方蘆村一村民說。
“怎么個臭法?”
“化工廠一生產,大熱天窗就沒法開。”
“廠停了以后,現在好一點了吧?”
“停了好一點,感覺空氣好了很多,晚上門窗開著也好受一點。”
整治無望的企業該關的關
據了解,三門縣的醫化行業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大部分醫化企業都是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這里建廠的。
三門縣環保局總工程師黃都曉說:“原先這些醫化企業所處的位置都比較偏僻,現在隨著縣城的擴容,周邊的養殖多起來之后,化工企業即使稍微排一點東西,可能就會產生影響,老百姓就有反映。”
從2000年開始,三門縣先后關停治理污染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的醫化企業11家,整治和規范12家,淘汰污染嚴重的醫化產品23個。
但是,離市民對環境的要求還有距離。
8月17日,三門縣四套班子一致決定,對全縣所有醫化企業進行徹底整治。
“從8月1日開始,全縣12家化工企業全部停產。我們現在正在做整治方案,每個企業要根據縣里的方案制定自己的整治方案,整治達標以后,允許恢復生產,如果不達標的,或者整治無望的企業,該關的關,該停的停,該轉產的轉產,或者外遷。”黃都曉說。
黃都曉告訴記者,全縣的整治方案主要是參照浙江省和臺州市醫化行業整治的技術規范來制定,而且制定的標準,只會更加嚴格。
據了解,這一關系到全縣12家醫化企業生殺大權的整改標準將會在近期出臺。對此,三門的老百姓期待著這個整改方案能盡早出臺、盡快落實。
據臺州商報 徐志禮 臺昰 朱容成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