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二季度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該如何看待?GDP總排名的上升是否意味著我們發展模式已經轉變?我們該如何提升GDP質量?就此,本報專訪了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
這一結果是早晚的事情
問:請問您怎么看“中國GDP總量躍居世界第二”?
王建:這一發展結果并不出乎意外。中國是人口大國,人口多,經濟總量本身也就大了。如果人口大國經濟發展快,成為一個經濟大國是早晚的事。從這個角度說,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將來超過美國也不是什么難事,這是遲早的事。
對“中國GDP躍升世界第二”,我們不必過于驚訝,既然中國現在已經邁入快速工業化的過程,取得這個成績一點都不奇怪。從歷史上看,一直到清代,中國的GDP都占到世界的1/3,當時就是世界經濟總量最大的國家,只是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的經濟落后了。現在中國人通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使我們的經濟總量與我們的人口和資源規模更匹配了。
喜憂參半的“世界第二”
問:這個成績,您認為是“喜”還是“憂”?“喜”在哪里?“憂”在哪里?
王建:我覺得喜憂參半吧。一般人均GDP 500—3000美元是工業化中一個最關鍵的時候,在這個時候以消耗大量的物質產品為主,能源、礦產資源消耗都是相當多的。在這個階段,人們開始進入到一個住宅和汽車的消費過程。人均GDP3000美元是工業化的一個門檻,是一個很難爬的坡。在這一時期我們要充實物質基礎、打好工業化基礎。到3000美元以上的時候,人們就開始注重消費服務,這是不消耗太多物質資源的。你看我們現在人均消費400多公斤鋼,發達國家完全工業化大概是人均消費700公斤到1 噸鋼,我們的鋼現在已經有7億噸的產能,但是按照發達國家的標準我們還沒到最大產能的邊界,我們可能還要再繼續增長一些。從這點來說,我們相當于在爬坡的時候已經爬上了最陡峭的那一段,已經是進入到了工業化的中后期。
我國從秦漢以來一直到清代早中期,都是世界上經濟總量最大的國家。但那時候是農業社會,相對來講,農業社會增長當中的資源約束會小一些。現在,我們像西方一樣走上了工業化道路,工業化所需要的資源量非常大,比如說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礦等。我們一方面看到在工業化的道路上,中國將再一次成為世界上經濟規模最大的國家,但是,資源約束對我國經濟發展是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因為我們現在的工業化還沒完成,我們的物質消費還要繼續增長,發展到現在也就是4億多人口消費城市產品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碰到了國際和國內能源、礦產資源的瓶頸。如果我們城市人口再增加到12億人的話,這個壓力恐怕更大。所以往今后看去,這個憂確實有,因為全球資源不夠我們用。
中國有一個特殊情況,我們現在農村人口還很龐大,城市化明顯滯后于工業化。并且我們人均3000美元的GDP也是非常不均衡的。現在沿海城市人均GDP都達到了5000—10000美元,北京、上海、深圳人均GDP都在一萬美元以上,但是我國農村人均純收入還只有800多美元。所以中國現實是,富裕的東部沿海對應著貧窮落后的農村和內地,要在以后的發展當中使這樣的結構趨于平衡與合理。一般來說人均 GDP3000美元對其它國家是完成工業化的標志,但是在中國來說,我們還沒做到這點,因為還有大量的農村人口,他們還沒進入到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生產生活過程中來。
問題主要是成長中的問題
問:請問您如何看待我國的GDP質量問題?
王建:GDP大而不強是相對來說的,是相對發達國家來說的,他們的工業技術發展那么多年了,走在我們前面,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發展中國家中,哪個國家能和中國比呢?我剛看到一個報告,說中國最近工資提高很快,很多外商就想把工廠向東南亞轉移,但是轉移不過去,因為東南亞國家基礎設施道路不行、電力不行,而且他們腐敗嚴重。在這些方面我們中國還是有自己的優勢的。
我們雖然在發展中國家中是走在前列了,但是我們跟發達國家、跟工業化先行國家比起來,他們比我們起步早200年,他們占了一個先機。但是,和我們的差距現在正在迅速縮小。
我覺得GDP質量需要一個改善的過程,發達國家的結構也不是很合理,質量也不是說一下就到了今天這個水平的,它是隨著工業化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過來的。現在來看中國經濟結構結構上的毛病,我覺得最大的毛病就是城市化滯后的問題,其它方面的結構、矛盾都不是很大,相對來說我看比發達國家要強。并且,我們的問題主要是成長當中的問題,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有些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現在的增長方式難持久
問:請問您如何看待我國GDP的增長方式呢?
王建:中國實際上走上了200—300年前歐洲人開創的工業化道路:能源以煤和石油為主,材料以鐵礦和有色金屬為主。我們是在重復人家的老路。以前的發達國家消費了全球70%-80%的資源,當中國、印度等一批發展中國家發展起來的時候,全球資源肯定是不夠的。中國在這一輪工業化中,走在發展中國家中的最前面。現在,我們已明顯地感覺到了能源和礦產資源的約束,如果繼續走西方國家開創的工業化老路肯定是走不到頭的。在現在人均GDP3000美元都已經開始步履維艱了,要到了GDP5000美元的時候可能就走不動了。這是因為,第一資源后續壓力大;第二傳統的能源在生產消耗當中排放的污水、廢氣的污染,中國的環境難以承受。所以未來我們要考慮怎么走出一條新的工業化道路來,消耗的材料、能源要和以前不一樣。我們現在這種GDP增長方式是不能持久的,現在我們鋼鐵工業有7億噸的產能、6億噸的實際產量,已經購買了全世界鐵礦石的60%,我們銅與鋁的消耗占世界的80%—90%,這怎么行呢?如果我們達到發達國家的人均GDP5萬美元水平的話,我們能源資源消耗還要翻多少倍,怎么受得了呢?
依靠科技提升GDP質量
問:如何才能盡快將中國GDP做大做強,提升GDP質量?
王建:提高GDP質量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現在要積極推動我國的科技進步,依靠科技提升GDP的質量,絕對不能重復走傳統的工業化道路。我們必須尋找新的材料、新的能源方式,這就是我們現在面對的最大的任務。按照現在消耗方式,全球石油還能供人類使用 40—50年。我們要依靠科技進步,實現結構轉型,走技術路線的轉型,走和發達國家完全不一樣的發展道路。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