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是世界最大的金屬外殼打火機生產基地,產品70%以上出口海外。可是,從今年5月以來,打火機企業接到的訂單越來越少,甚至近段時間出現“斷糧”現象。業內人士稱,溫州目前約有70%的打火機企業處于停產和減產狀況。是什么原因造成這樣的局面呢?打火機企業未來的路該怎么走呢?記者采訪了溫州多家打火機企業。 □記者金利謝國林
現狀
七八成企業停產或減產
日豐打火機公司一樓的壓鑄車間,幾臺壓鑄機空著,公司的驗收車間和裝搭車間,也沒有幾個工人在忙。
公司行政副總孫正元告訴記者,“這個600多平方米的裝搭車間,你看這么多崗位空著。”
幾年前,這里還是沒日沒夜趕產品的景象,廠區里貨車來來往往,一派生機勃勃。
“今年5月以來,我們公司靠斷斷續續的小訂單勉強維持生產,這個月只訂了50萬數量的單子。去年一次性訂100萬只打火機的單子很多,貨一車皮一車皮地拉到寧波港。現在有些打火機小廠已經半年沒有接到訂單了,估計有70%以上的打火機廠子處于停產和減產的狀況。”孫正元說。
東方打火機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中堅憂心忡忡地表示,公司上半年生意還好,但目前只有四分之一的機器設備和工人在生產,已經處于半停產狀態。他對形勢的看法更嚴峻:“溫州打火機企業現在至少有80%處于停廠和半停產的處境。”
一位打火機企業老板告訴記者,自己從事打火機行業有7年多,平時產品以外銷為主,從6月以來,企業基本沒有接到訂單,目前已經停產,不知明年的情況會怎樣。
溫州市打火機協會會長黃發靜告訴記者,溫州打火機企業,近幾年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波折,目前大部分企業面臨著原材料上漲以及日本即將出臺的CR法規等多重壓力,很多中小型企業已經停產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溫州打火機企業出現“斷糧”的呢?
原因
日本CR法規導致訂單銳減
孫正元告訴記者,溫州產的打火機60%出口日本,由于日本即將出臺CR法規,對溫州出產的打火機設置了苛刻的門檻,導致訂單大量減少。
“今年生意極其難做,客人對訂單價格也特別計較,往往一個打火機幾分錢的利潤,單子都訂不下來,打火機的利潤本來就低,有的一個打火機只有0.8美元的價格,能訂到1美元就算很好了。”
李中堅告訴記者,今年下半年打火機企業生意萎縮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即將出臺CR法規,日本的煙草促銷商一時還沒有醞釀出應付CR法規的辦法,導致訂單減少,目前歐洲一些國家還有少量的訂單。
溫州海關數據表明,日本是溫州打火機的最大出口地,去年溫州打火機出口日本的銷售額為5809.29萬美元,占出口總量的一半以上。
記者從溫州市打火機協會了解到,溫州打火機企業最高峰的時候有上千家,2009年統計只有100多家。這些企業的經營模式以低價薄利為主。
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告訴記者,打火機行業近年來可謂多災多難。金融危機以來,打火機企業的生存發展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隨著人民幣的升值,以勞動力密集型為主要特征的打火機企業遭受重創。
目前,通脹造成企業生產資料價格不斷上漲,每天一個價格,導致企業生產成本增加,從接到訂單到幾個月后發貨根本無法預估生產成本。招工難、工人要求加薪,這些也是企業面臨的難題。
據了解,一些打火機企業已將資金轉移至其他領域。
對策
貼牌沒出路,應盡快轉型升級
面對日本即將出臺的CR法規,溫州打火機企業今后的路該怎么走呢?
李中堅告訴記者:“顧客隨身攜帶打火機不能上飛機,原因是有氣體存在,他打算開發電子打火機來代替目前的氣體打火機,這應該有市場潛力。”
周德文認為,溫州制造的打火機普遍存在檔次低、利潤薄的特點,有些產品在國外是做禮盒贈送的,有些是擺地攤銷售,再走這些老路肯定不行。目前溫州的打火機企業是做貼牌的多,有條件的企業應盡快轉型升級,做企業品牌,走產品的終端市場,政府部門也應及時為企業“輸血”,包括減稅讓利、財政補貼,為企業轉型升級贏得時間,跨過CR法規這道門檻。
●背景
日韓曾是打火機輸出國
溫州打火機崛起于上世紀90年代初,從該行業崛起到發展,一步步迫使日本、韓國80%以上的打火機生產企業或關門歇業,或轉向溫州購買打火機,或定牌生產,從而使日本、韓國從世界最大的兩個打火機輸出國變為最大的進口國。目前,雖然在歐洲地區以及美國出口量下降,但在溫州生產出口打火機的企業已形成規模化。數據顯示,2009年出口到日本541批、9262.01萬只,貨值5809.29萬美元,批次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4%,但數量、貨值分別比上年同期上升18.02%、9.45%。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