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樓盼 通訊員 方清源
【最新消息】
昨天,記者從義烏市工商局獲悉,今年1月義烏集貿市場成交額近51.3億元,同比增長7.34%;其中中國小商品城成交額29.31億元,同比增長8.35%。成交額迅猛增長的背后,是義烏商人創新意識的提升和義烏企業的轉型升級。
【新聞看點】
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
市場開門第一天,在義烏國際商貿城經營飾品的楊小姐就接到一筆3萬元的訂單。這幾天,她忙著采購配件,設計新款飾品,聯系加工點。
“寧波的這家外貿公司采購的商品出口歐美,對產品要求很嚴格,所以我必須做出最新款的飾品,而且金屬含量不能超標。”楊小姐說。隨著競爭日益激烈,創新和環保成為商品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這一點在飾品行業尤為突出。
楊小姐的工廠規模不大,只有10多個工人,其中專門負責打樣設計和樣品檢驗的就有4人。她說:“加工可以外包,但創意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
持同樣觀點的大有人在,商戶們紛紛以創新提高競爭力,如今義烏市場每天都會出現數以百計的新款商品。
正如金華市副市長、義烏市長何美華所言:“義烏市場原來依靠低成本、廉價的勞動力、低附加值來獲得競爭優勢,‘十二五’時期,企業都面臨著轉型升級,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為市場和產業的轉型升級帶來便利,增強義烏制造業的話語權。”
招工難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現在不少加工企業都存在用工荒,我們不缺單子,就缺工人。”采訪中,楊小姐說了這樣一番話。
此前,記者曾前往義烏市人力資源市場探營,雖然人力資源市場擠滿了人,但舉牌招工的企業主明顯超過前來應聘的求職者。記者在各大人才中介公司的招聘信息發布欄上看到,企業開出的薪酬普遍比去年同期高出20%,同時承諾工資按時結清,并給予各種獎勵、安排優越的住宿條件等,然而關注者仍是寥寥無幾。
“招工兩天了,一個人都沒招到。”青口箱包廠招聘負責人周小婕說,目前企業用工缺口較大,給生產經營帶來不小影響。目前,該廠已打算引進新型設備,用機械化代替人工,以此來應對招工難。“這樣的話,一個車間只需十幾個工人就夠了,我提高工資待遇,肯定能招到人。”
義烏工商學院有關專家表示,招工難已成影響義烏制造業發展的一個瓶頸,同樣也倒逼義烏企業走轉型升級之路。如果企業優化了團隊,提高了生產效率,就可以為高素質的人才提供就業崗位,淘汰低素質的勞動力。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